云霞育儿网

这事说白了,伊朗不后悔是假的。 当年摆在面前的选项有两个,一边是中方开的歼-10

这事说白了,伊朗不后悔是假的。 当年摆在面前的选项有两个,一边是中方开的歼-10C合作大单,体系成熟、交付快,外带一整套配套雷达和导弹;另一边是俄罗斯的苏-35和S-400,听起来牛逼,结果交货一拖再拖,打仗时根本派不上用场。伊朗挑了后者,现在呢? 在选项摆在面前的时候,伊朗本来有机会通过与中国的合作,获得一套稳定、高效的空中作战系统。歼-10C作为中国最新一代战斗机之一,不仅性能上过硬,而且交付周期短,配套雷达和导弹也都能帮助提升整体作战效能。然而,伊朗最终还是选择了俄罗斯的苏-35和S-400组合。这两款装备听起来确实很有吸引力,苏-35作为俄罗斯的顶尖战斗机,在空中作战上颇有优势,而S-400防空系统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防空导弹之一。可是,现实总是让人感到意外,交货的拖延以及装备无法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几乎让伊朗的选择成了一个笑话。 苏-35和S-400拖延交付的事实,让伊朗的军事准备显得更加捉襟见肘。你想,战机和防空系统本来是为了提高作战能力,结果一拖再拖,等到伊朗需要这些装备的时候,它们根本没有及时到位。换句话说,伊朗并没有得到它原本期望中的“实力提升”,而是被拖入了一个装备无法满足需求的困境。 可以说,伊朗的选择不仅让自己陷入了被动的局面,也让它对俄罗斯的信任受到了打击。其实,早在选择这些装备之前,伊朗就已经知道俄罗斯在交货上可能出现问题,毕竟,俄罗斯的军事出口历史上就有过类似的拖延情况。但那时的伊朗可能更多看中的是装备的“名气”和“国际声望”,忽视了实际的交付和后期维护。选择苏-35和S-400时,伊朗的考虑或许是它看中了俄罗斯的国际地位,认为这样的合作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战略优势。然而,现实证明,选择装备不能仅仅看外表的光鲜亮丽,更需要考虑到装备的实际可用性和交货时间。 而从中方的角度看,歼-10C的优势不言而喻。与俄罗斯的装备相比,中方提供的系统不仅成熟,且技术上也没有那么多不确定性。歼-10C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先进战斗机,具备高效的作战能力和快速的交付能力,完全能够满足伊朗的需求。然而,伊朗当时并未选择这条更为稳妥的道路,选择了俄罗斯的武器装备,这也暴露出它在军事合作中的某些盲目性。 这种选择从战略上看,似乎是出于一种对俄罗斯的“依赖心理”或者说是想通过与俄罗斯的合作在国际舞台上争取更多支持。然而,实际上,这种心理反而让伊朗在军事上陷入了困境。在现实世界中,任何一个国家的军火合作都必须从自身的实际需要出发,而不是单纯依赖某个大国的声望或“保证”。伊朗的经验告诉我们,武器装备的选择不仅仅是看它是否“高大上”,更要考虑到其实际应用价值和交货周期。 回顾整个事件,伊朗的教训也许正是其他国家需要引以为戒的地方。在国际军事合作中,选择合作伙伴时不能只看表面,不能被一时的利益或声望所迷惑。那些看似强大的武器装备,如果不能按时交付、无法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那么再“牛逼”的系统也只是空谈。而真正值得选择的,是那些能够为自己带来切实帮助、真正能够在需要时提供战斗力的装备。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