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阿塞拜疆斥巨资拿下“枭龙”,亚美尼亚病急乱投医,跑去印度抱苏30MKI大腿?

阿塞拜疆斥巨资拿下“枭龙”,亚美尼亚病急乱投医,跑去印度抱苏30MKI大腿? 今年6月,巴基斯坦官方证实,阿塞拜疆以46亿美元买下40架“枭龙”战机,首架早在2024年9月就已交付,剩下的将在2025年下半年陆续到位,这笔订单不光是战机,还打包了终身备件、霹雳-15E超视距导弹等一揽子装备。 先看阿塞拜疆这边。作为纳卡冲突的主要当事方,阿塞拜疆在2020年冲突中凭借土耳其支持的无人机部队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但空中力量的短板一直存在。 其空军现役的米格-29战斗机大多是苏联时期的老型号,性能早已落后,且维护状况不佳。面对亚美尼亚可能的反击,阿塞拜疆急需提升空中作战能力。“枭龙”Block3的出现正好解了燃眉之急。 这款中巴联合研制的四代半战机,配备了有源相控阵雷达、霹雳-15E超视距导弹等先进装备,在超视距空战中具备明显优势。 尤其是霹雳-15E的射程超过150公里,远超亚美尼亚现有苏-30SM战机使用的R-77导弹,这意味着阿塞拜疆在未来的冲突中可以在更远距离外发起攻击,占据主动权。 阿塞拜疆的这笔订单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包含了终身备件和技术支持。对于小国空军来说,维护和升级一直是难题。阿塞拜疆此前缺乏先进战机的维护经验,而巴基斯坦提供的一揽子服务可以确保“枭龙”在交付后能够长期保持战斗力。 此外,阿塞拜疆还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接收剩余的39架战机,这将使其空军的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甚至可能成为高加索地区最强大的空中力量之一。 再看亚美尼亚。作为纳卡冲突的另一方,亚美尼亚在2020年战败后,不仅失去了大片领土,还面临着阿塞拜疆的持续军事压力。 其空军原本依赖俄罗斯提供的苏-30SM战斗机,但由于军费有限,亚美尼亚在采购时只购买了飞机,未配套购买导弹和其他武器,导致这些战机在冲突中无法发挥作用。如今,面对阿塞拜疆“枭龙”的威胁,亚美尼亚不得不寻求其他出路。 印度的苏-30MKI成为了亚美尼亚的选项之一。苏-30MKI是印度在俄罗斯苏-30基础上改进的重型战斗机,理论上具备较强的对地攻击和空战能力。然而,苏-30MKI的实际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印度虽然组装了大量苏-30MKI,但核心技术仍依赖俄罗斯,且在实战中暴露出雷达性能不稳定、维护复杂等问题。例如,在2019年的印巴空战中,印度空军宁可用老旧的米格-21迎战,也未让苏-30MKI上场,可见其可靠性存在疑问。此外,苏-30MKI使用的R-77导弹在实战中的表现也不佳,射程和精度都无法与霹雳-15E相比。 亚美尼亚选择印度苏-30MKI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俄罗斯的态度。俄罗斯作为亚美尼亚的传统盟友,在纳卡冲突中并未全力支持亚美尼亚,这让亚美尼亚感到失望。 为了减少对俄罗斯的依赖,亚美尼亚开始寻求与其他国家合作。印度作为俄罗斯的合作伙伴,同时也是苏-30MKI的生产国,成为了亚美尼亚的潜在选择。 然而,印度出口苏-30MKI需要俄罗斯的技术授权,而俄罗斯显然不愿意看到印度抢占自己的军售市场。因此,亚美尼亚能否成功购买苏-30MKI,还取决于俄罗斯的态度。 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的军事采购动向反映了大国博弈的影子。阿塞拜疆背后有土耳其和巴基斯坦的支持,而亚美尼亚则试图通过与印度合作来平衡俄罗斯的影响。 此外,中国在“枭龙”出口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不仅提供技术支持,还通过巴基斯坦进行转口贸易,这也显示了中国在国际军贸市场上的影响力。 不过,无论是阿塞拜疆还是亚美尼亚,都面临着各自的挑战。阿塞拜疆虽然获得了先进战机,但如何有效整合这些装备并形成战斗力,还需要时间和经验。 亚美尼亚则面临着军费不足和装备兼容性的问题,苏-30MKI的维护和升级都需要大量资金,而亚美尼亚的经济状况并不宽裕。此外,两国的军事采购还可能引发地区军备竞赛,进一步加剧紧张局势。 阿塞拜疆斥巨资购买“枭龙”是为了巩固其在纳卡地区的优势,而亚美尼亚考虑购买苏-30MKI则是出于无奈的战略选择。这两笔交易不仅反映了两国的军事需求,也揭示了地缘政治的复杂性和大国博弈的影响。 未来,随着“枭龙”的陆续交付和亚美尼亚采购计划的推进,高加索地区的军事平衡可能会发生重大变化,而这也将对地区安全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