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一套天猫双11营销会场氛围设计只要54秒,淘天设计团队变身AI操盘手

从天猫618到双11,每年涌入指数级的设计需求,200多人的设计团队变身为AI操盘手,让设计变成“立等可取”。

去年9月底,淘天设计团队对每年海量营销设计需求进行梳理并搭建了AI设计平台“淘天AI设计师”正式上线,截至目前,淘宝和天猫两大电商平台上52%的营销设计由AI自主完成。

“今天用AI的方式,已经能够非常成熟地去应对品牌营销类的设计需求。”7月12日,在阿里全球总部召开的D20全球设计院长峰会上,淘天集团设计团队负责人顾晓元透露。

如果说2024是大模型爆发之年,2025则是AI应用爆发的之年,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参与AI产品设计。淘天设计团队用三年时间探索AI在设计领域的想象力,设计生产方式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套天猫双11营销会场氛围设计只要54秒

淘宝和天猫52%的营销设计由AI完成

作为淘天集团设计团队的负责人,顾晓元带领着一支200多人的设计师队伍,主要承接来自淘宝和天猫大量的业务需求,其中产品体验类需求占到了70%,品牌营销类需求占到了30%。

以品牌营销设计需求最大的“营销会场”为例,是天猫双11和618等大促活动的标志性产品。每年大促期间,商家通过营销会场的氛围效果图真实、准确、高效地传达商品内容和活动信息,从而在消费端快速完成转化和成交。

营销会场的设计量有多大?顾晓元曾做过测算,在没有AI之前,一年下来团队所有设计师,加上外部生态设计师承接从淘宝和天猫涌入的设计大概为12000个,这也是目前人力所能承载的最大设计生产力。而平均一个设计从业务提出需求到交付的周期是2-3天,其间还会经历反复沟通和优化,效率低而且沟通成本很大。

团队曾经也尝试使用市面上通用型的AI设计工具,但面对海量的设计需求,特别是特定业务场景里的海报设计时,通用型工具并没有那么好用。去年,淘天设计团队花了几个月时间,对原先计件平台上的海量设计需求进行了梳理总结之后,归纳了11个业务场景的设计类型,并对这些业务场景训练了效果模型,组成了AI工作流。

从去年9月30日起,计件平台正式更名为“淘天AI设计师”,业务可以通过“淘天AI设计师”自主完成不同场景下的海报设计。后台的数据显示,10个月时间,业务自主出图数达到了19132件,最终有9398件设计上线。

“页面的搭建,包括商品组合完成上线,只要半个小时。”顾晓元说,因为AI设计能力的加入,设计团队的运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原先由业务向设计提需求,到设计交付技术的线性工作流,变成了以AI设计能力为中心的中心工作流,两种工作方式并行。特别是AI设计为中心的工作流程不仅输出能力大大提升,平均耗时从原来的2-3天提效只要54秒。

而对于运营人员来说,设计提效后更大的价值在于,一旦发现市场有变化,可以在半小时之内快速上线一个针对特定用户人群的项目。“这是AI带来的最大变化。”

从设计师到产品体验师

设计师正在被重新定义

在AI的模型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之后,今年,淘天设计团队新开始尝试搭建AI知识库,未来AI知识库将被嫁接到任何一个AI设计工具里,大大提升工具的普适性。

D20峰会汇聚了100多名和AI设计相关的产学大咖、200多个生态伙伴和十多个阿里系业务设计团队

眼下团队的工作中心,是对海量的产品设计页面进行梳理、判断并描述成规范。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淘天的设计师来说工作方式变了,身份也在发生悄悄变化。

早在去年,淘天设计团队对设计师的能力标准重新做了评估,诞生了一个叫产品体验设计师的岗位。

“如果未来设计师有一个更高阶的专业岗位应该叫系统设计师,不仅要定义产品的视觉风格,还要定义产品的交互架构。”顾晓元说,具备产品设计架构能力的设计师未来会成为稀缺资源。

就在上个月,WWDC2025(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期间,苹果揭晓2025年度苹果设计大奖,淘宝在AppleVisionPro上的App获奖。这是该奖项设立数十年以来,国内互联网电商平台首次摘得大奖。

这个获得大奖的团队,就是顾晓元所在的淘天设计团队。

苹果官方这样评价:淘宝Vision在VisionPro上实现了高品质3D商品呈现,用户可以精准感知商品的尺寸、位置、操控方式及适配场景,极大优化购物决策体验。

目前已经邀约开放的淘宝Vision线下概念店里,戴上VisionPro就可以体验小米SU7虚拟试驾、智能家居沉浸体验等多个未来购物场景。淘宝Vision正打破线上和线下的限制,让线下购物有虚实交互,也让线上购物像线下一样身临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