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学霸李泰伯:放弃清华北大,申请国外11所名校全被拒,后来怎样 李泰伯1992年出

学霸李泰伯:放弃清华北大,申请国外11所名校全被拒,后来怎样 李泰伯1992年出生在北京,家里就他一个孩子,父母是知识分子,从小给他的环境挺宽松的。名字取自古书,希望他品格好。他小时候没急着学课本知识,父母支持他玩儿各种兴趣,比如画画、弹琴、下围棋、练书法啥的。上了丰台区第一小学,当班长,帮同学讲题,组织活动,老师同学都觉得他靠谱。六年级开始,他自己定目标考人大附中实验班,那地方是北京尖子生的摇篮。他早起学两小时,放学后看新闻再学到晚十点,全靠自觉。2003年考上后,发现同学里牛人多,有人出书,有人拿奖,他觉得这环境能让自己进步。 初中他当班长,分享学习方法,给同学定计划,还搞点小活动放松。校长看中他,安排他做学生会主席。2007年升高中,学习更紧,他把知识嚼烂了吸收,有问题就跟老师辩。每年数学奥赛拿一等奖,高三时清华北大数学系邀请保送,他跟父母商量后拒绝了,想去国外顶尖学校。 他准备资料一个月,向哈佛、耶鲁、麻省理工、斯坦福等11所排名前20的大学申请。等回复时,继续高中生活。结果全被拒,原因包括申请太晚,高二才准备,没早考SAT,阅读部分710分,作文11分,总分不够高。申请材料强调好奇心和对世界的期望,没列中学成就,缺少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美国大学看重全面发展,不只分数。他收到11封拒绝信,消息传开,媒体报道多,有人同情,有人批评他偏好国外教育,说他是考试机器,不适合美国体系。舆论压力大,他决定参加高考证明自己。 2010年高考,他拿703分,当北京理科状元。清华北大又邀请,香港大学给68万港币全额奖学金。他选香港大学,大一在清华电子工程系过渡,课堂记笔记,参与实验。然后转香港大学,继续学业。2012年再申请哈佛被拒,但麻省理工录取他,全额奖学金。他专注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在实验室运行程序。期间交换到剑桥大学,课堂发言。回麻省理工完成双硕士,出版论文,涉及人工智能和生物信息学。 多家大学邀他读博,包括之前拒他的学校。他放弃原有专业,转医学,父母亲友劝难度大,他坚持申请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那是全美第一医学院,他跨专业考上,攻读医学和哲学双博士。求学七年,实验室记录数据,开发CRISPR技术,针对阿尔茨海默病,提高效率三倍,发表Nature论文。毕业时,美国医院和企业给百万年薪邀约,他拒绝,收拾行李回国。 2017年回中国,建立基因疗法实验室,专注破解基因信息,针对遗传疾病。发表多篇SCI论文,继续深耕,参与国际交流,推动合作。他分析被拒原因,说申请不充分,对评价体系理解偏差,但感谢那次经历,让他更努力。学霸的路不是直的,坚持和调整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