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不傻,没有收割到中国这块大肥肉,就是坚持不降息,硬挺到七月份,说白了,就是在等中国先撑不住。 休斯顿的加油站里,戴夫盯着油价牌发呆。 92 号汽油每加仑涨到 4.3 美元,比三年前贵了近一半。 他开卡车跑长途,每月油钱比房贷还多,而房贷利率早就破了 7%,银行寄来的账单上,利息那栏的数字刺得人眼睛疼。 都怪美联储那帮人," 旁边加油的老头嘟囔,"利率扛那么高,日子没法过了。 戴夫没接话,他想起上周在洛杉矶卸货时,路过的房产中介门店,玻璃上贴着 "转租" 的告示,以前门庭若市的地方,现在连灯都懒得开。 这些美国老百姓的愁事儿,华盛顿的会议室里似乎不太在意。 美联储的官员们正盯着屏幕上的曲线,一条是中国外汇储备的 3.3 万亿,另一条是美国国债的 36 万亿,两条线像在拔河,谁也不肯松劲。 三年前开始加息时,他们心里有本账。 上世纪九十年代,利率一提,泰国铢就崩了,马来西亚的外汇储备见了底,最后只能把港口、电站低价卖给美国资本。 这次,他们想把这出戏搬到中国身上。 数据好像在配合。 2024 年,广东那家光伏企业的美国工厂,美元贷款利率比国内高 5 个点,老板在电话里跟总部诉苦,利润被啃得只剩骨头。 民间资本也在动,两年里往美国流的量涨了三成,高净值人群的资产清单里,美股、美债的占比悄悄往上爬。 可中国的反应有点出乎预料。 深圳的港口里,新能源汽车正往欧洲的货轮上装,海关的数据显示,这类出口今年涨了 54%,船东拿着人民币结算单,说比用美元省心。 巴西的大豆商更直接,最近跟中国签的合同,货币单位从美元换成了人民币,"不用总看美联储脸色",他们在酒会上跟中国商人说。 这些事让美联储的算盘有点卡壳。 他们原本想,只要利率扛住,中国就得跟着加息,一加息,国内经济就冷下来,房地产、地方债准得出问题。 可中国没按剧本走。 上半年降了两次准,浙江的小商品老板王磊拿到了低息贷款,添了两条生产线,"国内钱够用,犯不着去美国挨高利息",他跟供应商说。 美国自己的银行体系里,雷早就埋下了。 硅谷银行倒闭后,有人扒出数据,全行业手里的国债浮亏超过 6000 亿,相当于半年白干。 纽约的银行家们私下聚会,都说再这么扛着,下一个爆雷的可能就在街角。 国际上,跟着美国加息的国家已经扛不住了。 印度的摩托车销量跌了 15%,总理在集会上被追问经济问题,只能笑着转移话题。 阿根廷更惨,老百姓扛着比索去黑市换美元,汇率牌上的数字一天变三回。 这些国家的困境,原本是美联储给中国准备的。 七月都快过完了,美联储还在硬撑。 他们赌中国房地产先出问题,赌地方债务压垮财政。 可中国的保障性住房贷款额度刚提了 40%,烂尾楼复工率比上月高了七个点。 芝加哥的超市里,中国制造的小家电依然堆得满货架,只是价签上的美元数字,比三年前高了不少。 收银员扫描商品时,屏幕上突然跳出 支持人民币支付" 的提示,她愣了愣,问排队的顾客:"现在都用人民币了? 戴夫加完油,发动卡车往达拉斯赶。 收音机里在播美联储不降息的新闻,主持人说还在等中国先撑不住。 他猛踩了脚油门,心里骂了句:先撑不住的,说不定是我们自己。 车窗外,休斯顿的阳光刺眼,可路边不少店铺挂着 "出租" 的牌子,像一张张没精打采的脸。 对于这种情况,中国的网友笑翻了,有网友表示美联储这波操作看得人眼花缭乱,一边是国内房贷飙到 7%,老百姓怨声载道,一边还攥着高利率不放,明摆着就是想等中国先松劲。 说实在的,当年割东南亚韭菜那套早过时了。中国手里有 3 万亿外汇储备打底,新能源车、光伏这些产业还在海外攻城略地,哪是那么容易被拿捏的? 不过咱们企业也确实难,听说广东有家光伏厂在美国贷款,利率比国内高 5 个点,这利润活生生被啃掉一块。还好国内政策稳得住,降准、保交楼一步步来,没跟着乱加息。 那么你们怎么看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