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德国刚刚宣布了 8月1日,德国选择党主席魏德尔对着镜头怒吼:“欧盟和冯德莱恩都被美国骗了! 她甩出一组数据——欧盟自掏6000亿美元赴美建厂,再花7500亿美元买美国天然气和石油,还主动把出口美国的关税加到15%。这番言论瞬间点燃舆论,网友直呼“欧洲这是在给美国送钱当冤大头”。 德国选择党主席魏德尔的怒吼,撕开了欧盟对美政策的荒诞现实,当冯德莱恩在苏格兰高尔夫球场与特朗普击掌相庆时,欧洲民众的血汗钱正通过6000亿美元投资和7500亿美元能源采购协议,源源不断流入美国腰包。 这哪里是贸易谈判,分明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财富转移游戏,把欧洲变成了美国的"经济殖民地"。 看看这离谱的协议条款:欧盟企业自掏腰包去美国建厂,等于把自己的生产线拱手相让;高价购买美国能源,比俄罗斯天然气贵30%,这不是当冤大头是什么? 更可笑的是,欧盟主动把出口美国的关税加到15%,而美国对欧盟商品却几乎零关税,这种"自残式"操作,让欧洲企业在本土和海外市场都陷入绝境。 德国车企算了笔账,光是15%的关税,就让每辆出口美国的汽车利润缩水三分之一,再加上美国能源成本,简直是雪上加霜。 欧盟为啥要签这种丧权辱国的协议?说白了,就是被美国捏住了七寸。 俄乌战争后,欧洲断了俄罗斯的廉价能源,只能高价买美国的液化天然气,美国趁机要挟:要么接受高价能源,要么承受30%的关税。 冯德莱恩之流为了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不惜牺牲欧洲的长远利益。他们以为用金钱能换来美国的"保护",却不知道这是饮鸩止渴,美国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把欧洲的制造业掏空,让欧洲永远依附于美国。 最让人愤怒的是,这些协议根本不切实际,全球液化天然气市场一年才2000亿美元,欧盟却要在三年内买7500亿美元,这不是痴人说梦吗?就算美国把所有产能都给欧洲,也填不满这个窟窿。 更不用说欧洲已经和挪威、卡塔尔签了长期供应合同,现在违约转投美国,违约金和运输成本谁来承担?这些钱最后还不是得欧洲纳税人买单。 欧盟内部的分歧,更是让这场闹剧变得滑稽,德国为了保住汽车出口,勉强接受协议;法国却因为农产品关税问题叫苦不迭,匈牙利总理直接骂这是"投降协议"。 这种四分五裂的状态,让美国轻松各个击破,冯德莱恩号称代表欧盟,实际上连成员国的基本利益都协调不了,只能任由美国摆布。 这场交易的后果已经显现,德国经济研究所预测,未来三年德国GDP将因此损失1.6%,相当于2900亿欧元打了水漂。 更严重的是产业外流,瑞士药企和德国车企在美国建厂,带走的不仅是资金,还有技术和人才。 欧洲的工业根基正在被掏空,而美国能源公司的股价却在两天内暴涨15%。这哪里是双赢,分明是美国单方面的胜利。 欧洲民众不是傻子,他们已经看透了这场骗局,德国选择党发起的联署活动,短短几天就征集了百万签名,要求彻查协议背后的利益输送。 法国、意大利的反对党也纷纷跟进,怒斥政府卖国,冯德莱恩还在嘴硬说这是"最佳结果",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欧盟自毁长城的开始。 当欧洲的工厂迁往美国,当欧洲的能源命脉被美国掌控,当欧洲的关税自主权丧失,这个曾经的经济巨人,正在沦为美国的附庸。 魏德尔的怒吼,喊出了欧洲民众的心声:我们不要当冤大头!欧洲需要的是独立自主的政策,而不是跪着给美国送钱,如果欧盟继续执迷不悟,等待欧洲的,将是永远无法翻身的经济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