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大驱绕澳航行1个多月,舰体已出现锈迹,网友:中美差距明显
中国海军055型驱逐舰“遵义舰”环澳航行归来,舰体出现少量锈迹的消息,如同平静海面投下的一枚石子,激起阵阵涟漪。这看似微不足道的锈迹,却将中美两国海军舰艇维护保养的巨大差距,赤裸裸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这并非简单的锈蚀问题,而是关乎国家安全、军队战斗力和军费投入效率的大事。 “遵义舰”的少量锈迹,与其说是舰艇本身的瑕疵,不如说是中国海军精益求精、常态化维护保养的注脚。 这与美军舰艇锈蚀成灾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也让人不得不思考:美国海军,究竟怎么了?
特朗普曾公开抱怨军舰生锈,这并非空穴来风。《华盛顿时报》的报道更令人触目惊心,将锈蚀比作比中国和俄罗斯更可怕的敌人。这并非危言耸听,锈蚀不仅仅是影响外观那么简单。它会严重削弱船体强度,降低舰艇的抗打击能力,甚至可能导致结构性破坏,危及舰艇安全;它还会影响舰载设备的正常运作,例如雷达系统精度下降,探测能力降低,直接影响作战效能;更可怕的是,严重的锈蚀可能导致船体出现裂缝或穿孔,造成燃料泄漏、海水涌入等严重事故,甚至危及舰员生命。2021年,“维拉湾”号巡洋舰燃料罐锈蚀穿孔的事故就是血淋淋的教训。
美军舰艇锈蚀问题,并非一日之寒,其根源在于多方面长期积累的缺陷。
1. 老旧的维护设备和技术: 美国政府问责局的报告显示,美军主要造船厂和维修机构的设备老化严重,维修条件恶劣,部分设备甚至使用寿命超过百年!这就好比用老旧的农具去耕耘现代化农场,效率低下且风险极高。需要48.6亿美元和20年的时间才能对这些设备进行更新和修复,这更凸显问题的严峻性。
2. 外包除锈的“豆腐渣工程”: 为了节省成本,美军将大量的除锈工作外包出去,然而,外包的质量却令人堪忧。2023年的审计发现,一些外包商使用劣质防锈漆,不仅除锈效果不佳,反而导致锈蚀复发,事倍功半,甚至雪上加霜。
3. 高强度的部署任务和不足的维护时间: 美国第七舰队舰艇年均海上部署时间长达220天,远超安全阈值150天。这意味着舰艇几乎没有足够的停靠时间进行彻底的维护保养,更别说进行细致的除锈工作了。长期超负荷运作,无疑加速了舰艇的腐蚀老化。
4. 技术工人的严重短缺: 美国国防部报告指出,美国造船业流失了约两万名技术熟练工人,缺口还在持续扩大。这导致例行保养难以完成,长期积累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最终导致锈蚀问题日益严重。更要命的是,士兵们缺乏必要的维护保养技能,无法进行日常的清洁和维护,这无疑是火上浇油。2015财年至2020财年期间,海军潜艇按时完成维护率仅为46%,这数字触目惊心。
5. 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除了技术问题,管理上的疏忽也是导致锈蚀问题的重要原因。缺乏有效的监督和问责机制,导致维护保养工作流于形式,责任落实不到位。
反观中国海军, 士兵们进行每日三次小扫除,每周一次大扫除和周检修的常态化维护保养,已经成为一种制度,这并非偶然。这背后是中国海军完善的军用舰船腐蚀防护标准、管理机制和技术的支撑。中国在舰船防腐蚀材料和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造船厂设备先进,可以及时进行维护保养和升级。这体现了中国海军对装备维护的高度重视和精细化管理。
最终,055大驱环澳航行后出现少量锈迹,与其说是中国海军装备的缺陷,不如说是中国海军对装备高标准、严要求的体现。 这与美军舰艇锈蚀成灾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也再次印证了,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不仅仅体现在先进的武器装备上,更体现在对装备的维护保养、和精细化管理上。 对舰艇的维护保养,绝不仅仅是简单的除锈,而是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军队战斗力的重大问题。 希望美军能够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舰艇锈蚀问题,提升海军战斗力。 否则,锈蚀终将成为压垮美国海军这只“巨舰”的最后一根稻草。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