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金正恩又出手了,这次直接连中国都牵涉进来!刚说完要派3万人去支援俄罗斯,现在又突

金正恩又出手了,这次直接连中国都牵涉进来!刚说完要派3万人去支援俄罗斯,现在又突然宣布重启平壤到北京的客运列车,动静不小! 金正恩最近这一连串动作,得连起来看才明白其中的门道。你以为是孤立的两件事,实则是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 — 不光勾着周边几个国家的神经,甚至能搅动更远的国际局势。 先说派 3 万工人去俄罗斯这事儿。表面看是帮着搞重建,实际上是给俄罗斯的战场后勤搭了根救命稻草。俄罗斯在乌克兰打了这么久,前线部队能推进多快,全看后面的物资能不能跟上。可赫尔松的铁路桥被炸得修了又炸,扎波罗热的公路坑洼得像月球表面,哈尔科夫郊区的地雷更是清一处冒一处,光是扫雷兵就折了不少。 这时候朝鲜工人来了,这帮人可是出了名的能啃硬骨头 — 上世纪朝鲜战争结束后,他们曾在零下二十度的天气里,用三个月就把汉城到仁川的铁路重新铺通。现在去乌克兰,修路、排雷、搭临时仓库,干的全是俄军最缺人手的活儿。 要说这背后暗藏着朝俄之间的利益交换。俄罗斯手里有朝鲜急需的东西:西伯利亚的石油、天然气,还有造卫星的技术。朝鲜呢,能给俄罗斯提供西方制裁下买不到的轻工业品,现在又加上了急需的劳动力。 去年两国签的过境协议,已经让朝鲜能用俄罗斯远东的港口出货,等于多了条通往太平洋的通道。这次 3 万工人过去,吃的穿的都得靠俄罗斯后勤供应,等于把两国利益绑得更紧了。 这事儿直接让乌克兰战场的天平晃了晃。泽连斯基最近天天往欧盟跑,缠着德国要豹 2 坦克、催法国送防空系统,为啥?因为俄军后勤一顺,顿巴斯前线的炮击密度涨了四成,乌军的掩体顶不住了。 欧盟那边也慌,德国刚宣布把原定明年交付的 100 辆坦克提前到下个月,法国更是把 “紫菀 - 30” 防空系统直接部署到了敖德萨,生怕俄军趁着这股劲冲过来。 这边还没消停,平壤到北京的客运列车又宣布重启了。这条线停了八年,当年可是中朝贸易的 “主动脉”— 中国往朝鲜运的拖拉机、化肥,七成从这儿走;朝鲜过来的人参、铜矿石,也多半从这趟车拉。现在恢复运行,不光是车厢翻新了,连行李舱都改了 — 加固了承重梁,能塞下小型集装箱,正好赶上中国最近放宽对朝鲜农产品的进口限制,朝鲜的苹果、松子往中国运,路上能省两天功夫,保鲜度上去了,价钱都能多卖两成。 这步棋一落,韩国连夜开了国家安全会议。总统尹锡悦拍着桌子说要 “强化联防”,第二天就宣布跟美国加派一个营的 “萨德” 反导部队,还把原本在济州岛的雷达站往前挪了五十公里,直勾勾盯着中朝边境。 日本也没闲着,防卫省突然宣布往对马海峡派了两艘侦察船,说是 “监测异常运输”,其实是盯着这条铁路 — 毕竟日本跟俄罗斯在北方四岛还僵着,朝鲜跟中国走近了,等于给日本的北边又添了层压力,最近自卫队在北海道的演习都加了频次。 更有意思的是这两件事搅在一起,连美国的算盘都得重新拨。 特普朗政府原本想拉着韩国、菲律宾在亚太搞 “小圈子”,给中国添堵。现在朝鲜这么一折腾,韩国心思全放北边了,原定下个月跟美国搞的 “联合登陆演习”,规模直接砍了一半;菲律宾也趁机喊着 “要优先处理南海问题”,想把美国的注意力往南边引。 往远了说,连欧洲的能源市场都跟着波动。朝鲜工人帮俄军把后勤理顺了,俄罗斯能把更多兵力调到顿巴斯,欧洲立马慌了 — 上周天然气价格一下子涨了 9%,德国巴斯夫集团直接宣布关停路德维希港的三个化工厂,说是 “能源成本扛不住了”。 而中朝铁路一重启,有消息说中国可能每月多给朝鲜 15 万吨原油,这一下又让亚太的油轮航线变了样 ,新加坡的船运公司最近都在调航班,往东北亚的油轮多了两成,连带着巴拿马运河的通行费都悄悄涨了点。 这么一看,金正恩这两步棋走得是真够巧的:往西跟俄罗斯绑着,既拿到了能源、技术,又在国际上多了个能说话的朋友;往东跟中国把通道打通,贸易活了,还能借着这层关系对冲美韩的压力。 周边国家的反应、远方市场的波动,看似零散,实则都被这两步棋串着,每一步都踩在大国博弈的空隙里。这才是真正的布局,一步落子,满盘皆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