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城投公司开始大规模裁员降薪

A:有2亿租赁资金可投江苏区域城投,寻找施工方贴息,渠道勿扰

B:高价收购已开通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功能的证券产品户,有此类产品户资源的欢迎合作

C:承接地方政府外资招商引资业务,模式为QFLP基金,操作周期1-2个月,欢迎地方政府/城投/施工方咨询合作

D:长期寻找QDLP/QDII/TRS/外资行结构性存款/CLN等通道,资金为私募产品资金

E:总包定融项目寻找直销团队分销,打包销售费用高,可以当天结费用

F:现有2亿企业资金寻找行口大额存款,要求存款综合收益做到4.5%左右,要求存款银行为四大行、国开行、农发行、十大股份行

最近和城投公司某部分负责人唠嗑的时候,他突然告诉了我一个既意外又情理之中的消息:

"广西某市国资委下发消息,要求全市平台公司降工资!"

私下打听下,这并不是某一地市的现象,笔者了解到其他地区的城投也在降薪。

四川某市城投公司的小王(化名)对笔者说,

"2023年,其所在城投公司对员工降低了公积金缴存的比例,2024年又再次降低了公积金缴存基数,2025年已经有消息要降低基本工资了。"

更为夸张的是,一位两年前从央企引进的中层干部刘总(化名),现在薪酬水平比去年降低了30%。并且从现在开始,每月只发岗位工资,没有绩效工资,生活压力一下飙升。

他为一家老小生计,不得不频频关注社会招聘信息。至于行业,也无所谓,虽说发挥自己专长很重要,但是一家吃喝是最迫切的,据说,连跑网约车和送外卖都有所考虑,听得我目瞪口呆。

最关键的是,作为“外来者”他连能否保住现有岗位都充满变数。即便留任,随着人员大幅缩减,他不仅要承担更繁重的工作任务,还得面对部门间因分工问题而日益紧张的人际关系。

他和我吐槽:

"现在上班就像吃苍蝇般难受,人在岗位上,心思却不在,尤其是看着身边同事陆续离职,内心也不断质疑当初跳槽的决定是否正确。"

刘秀的遭遇并非个例。自2022年起,城投公司违约事件不断,逐渐演变成地方系统性风险的导火索。

一、土地财政崩塌

——裁员降薪是无奈之举

以前房子火热,土地好卖,城投公司跟着财政躺着赚钱,然而这种日子不复存在了。

曾几何时,地方城投公司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中坚力量,对GDP增长贡献卓著,更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支撑。不少中西部地区长期依赖“土地财政”,在二三四线城市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城投公司通过大规模融资,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地方GDP增长也与土地开发深度绑定。

然而,这种发展模式高度依赖社会资本的持续注入。城投公司要维持融资,就必须按时支付利息;而利息的来源,又依赖于土地顺利变现,进而需要商品房成功销售、购房者按时付款,这一链条环环相扣。

但自2018年起,这一链条开始出现裂痕。彼时,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趋于饱和,人均住房面积逼近发达国家水平,房产总价值高达460万亿,投资空间大幅收窄。

与此同时,国际环境恶化传导至国内,民众对未来预期转弱,企业投资变得谨慎,裁员降薪现象频发,社会消费能力也随之下降。

房价持续低迷,直接导致土地出让收入雪崩。数据显示,部分地区上半年土地成交量几乎归零。

对于以土地作为主要抵押物的城投公司而言,土地出让金的减少,无异于抽走了发展的“主心骨”。那些动辄资产上百亿、上千亿的城投公司,如今手中土地大多已抵押殆尽,账面上甚至连几十万流动资金都难以周转。

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的热衷,根源在于土地出让金不仅是财政开支的重要保障,更是新增融资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

一旦资金链断裂,整个经济生态就会陷入混乱:城投债务违约风险加剧,施工款拖欠导致农民工欠薪,三角债纠纷不断,涉法涉诉案件激增。

尽管城投公司通过借新还旧、债务置换等方式勉强维持,但在严控政府隐性债务的政策下,新开工项目不足、融资规模受限等问题愈发突出。

许多工程项目被迫停工,劳资纠纷不断,合作方对簿公堂,部分公司只能靠存量项目艰难维持。

资金短缺让众多项目陷入停滞,无法按时交付、验收和维护,运营压力剧增,工程质量和安全隐患频现。

在这种绝境下,裁员降薪成了无奈的自救之举。

二、降薪阻碍转型

——越降薪越难转型

降薪裁员如同债务违约一样,不仅会破坏员工的信心,也会给外界释放负面信号。

若是骨干员工纷纷离职,留守人员就会不堪重负,工作质量和效率大幅下滑。

而且,更为致命的是,薪酬没有吸引力,急需的人才难以招引进来,实际上,即使薪酬达到期望,行业的整体环境也让人才望而生畏。

因此,城投公司转型之路困难重重,首当其冲的便是人才短缺问题。老员工在流失,新人才不愿加入,沉重的债务压力更让转型寸步难行,转型迟迟不见行动和效果,陷入恶性循环。

原本计划市场化运作的新项目,因专业人才匮乏和机制缺陷,最终又回到老路。在偿债压力下,企业无暇顾及长远发展,只能优先满足融资需求。

债务重压下,企业思维被严重扭曲,即便有转型想法,也因现金流紧张而难以付诸实践,债务雪球越滚越大。

实际上,越是艰难时刻,越需要优秀人才引领改革转型,释放人力资本的关键价值。

但如今城投公司却只能以裁员降薪开启改革,虽能降低成本,却也引发诸多新问题。

人才依然是城投转型的关键,改革需从战略规划、组织架构、人才培养、企业文化等多方面协同发力。

只是从当前形势来看,这条转型之路依旧布满荆棘,未来任重而道远。

更可怕的是,在笔者深入调研过程中发现,部分地区城投公司的转型进程不仅未如预期推进,反而呈现出“开倒车”的趋势。

评论列表

用户17xxx86
用户17xxx86 124
2025-05-23 00:33
贪骗抢够了,凡是管过城投的,那个没千万

与梦同行 回复 05-24 20:49
这个我信

承德佳美
承德佳美 97
2025-05-22 22:40
在裁员呀,都是二代

HCY 回复 05-23 16:31
错字,咋裁员,的确都是有关系的才能进[笑着哭]

岁月静好 回复 05-23 11:05
是的

godyear
godyear 81
2025-05-23 03:41
城投公司不就是个买地卖地的么?有什么专业人才需要引进?

waj 回复 05-23 14:10
就是它们太会了,搞个不会的去或许亏不了那么多

Jon 回复 05-24 09:48
政府自己卖给自己,增值几十倍

father
father 73
2025-05-23 05:58
早就吃饱了
爹嘀
爹嘀 59
2025-05-23 05:15
不值得同情
用户10xxx60
用户10xxx60 40
2025-05-23 07:09
美国已经手下留情否则1年内他们会被外贸波及全部倒闭 可惜了

评论更精彩 回复 05-23 10:52
是哈,赶紧跪下朝你美爹方向磕108个头吧

风调雨顺
风调雨顺 36
2025-05-23 05:26
这种造谣文章你们也信,上海城投日子好着呢,呵呵。

用户72xxx83 回复 05-23 12:47
造谣?北上广能代表全国嘛,城投巨量债务你是看不到,多少项目的投资回报惨不忍睹

HCY 回复 05-23 16:32
福建的也过得很滋润

不要脸的骗子
不要脸的骗子 35
2025-05-22 22:16
才发现新浪财经不是大V号[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瞿胡飞
瞿胡飞 30
2025-05-23 09:18
败国的单位!
花开福贵
花开福贵 29
2025-05-23 09:29
社会的蛀虫!不值得同情。
用户10xxx70
用户10xxx70 21
2025-05-23 00:20
这个需要处理掉
用户10xxx61
用户10xxx61 19
2025-05-23 07:26
肥缺,怎么可能自动离职去跑外卖。
正式演员
正式演员 17
2025-05-23 13:36
寄生虫
我有话说
我有话说 17
2025-05-23 09:20
降完了一看还是比企业职工高两倍[捂脸哭]
冰雨
冰雨 17
2025-05-23 09:15
地产泡沫总有破碎的一天!
小铁
小铁 12
2025-05-23 10:22
裁员就是掩护软着陆
Hssh4959
Hssh4959 11
2025-05-23 11:13
好过我们底层人进厂十几个钟啊
用户12xxx80
用户12xxx80 11
2025-05-23 11:00
城投有大量资产,可以降价出卖[哈哈笑]

伯爵 回复 05-23 14:02
谁买?

你是猎手吗 回复 伯爵 05-23 14:56
马上把现有城区的所有学校全部搬离,你看看有没有人买

用户10xxx03
用户10xxx03 7
2025-05-23 07:11
应破产清算
克己服人
克己服人 7
2025-05-23 09:19
城投公司需要先破后立,先要清算化债,再来改制发展!
人生总要经历风雨
人生总要经历风雨 6
2025-05-23 14:48
城投公司什么时候投资过注重长远发展的项目?
遥遥领先
遥遥领先 6
2025-05-23 07:52
稳地产 鼓励个人投资房地产 放水养鱼非常重要!地产稳就业稳!!!
蓝精灵
蓝精灵 3
2025-05-23 07:51
基层的估计有点难
起个什么名字
起个什么名字 3
2025-05-23 18:05
青岛城投四十多亿打了个水漂[抠鼻]
粤语影迷
粤语影迷 3
2025-05-23 08:38
广州这边城投还行
鱼毛
鱼毛 3
2025-05-23 11:26
投城布公了吗,布告。城投。
秋葵的游戏人生
秋葵的游戏人生 3
2025-05-23 21:49
城投可是高风险职业,公积金一个月也就两三千,各种福利拉满。
贵客
贵客 2
2025-05-23 08:10
没有好一辈子的事,别留恋不舍不弃[呲牙笑]
阿芳
阿芳 2
2025-05-24 09:19
闲置岗位早该关门了
HCY
HCY 2
2025-05-23 16:31
乱扯,福建这的城投过得还很滋润,到处谈业务,吃喝啥[吃瓜]
左右
左右 2
2025-05-23 21:46
本来就应该这样……
飘雪的季节
飘雪的季节 1
2025-05-23 20:09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用户18xxx27
用户18xxx27 1
2025-05-23 07:57
出来混早晚都是要还的
太阳神尼卡
太阳神尼卡 1
2025-05-23 08:59
什么叫城投
用户16xxx17
用户16xxx17 1
2025-05-24 15:59
赔偿的钱不少啊,
用户10xxx11
用户10xxx11 1
2025-05-23 22:09
看这文章的导向,不会真的要把城投公司当做普通公司一样破产处理吧
石奈德
石奈德 1
2025-05-23 12:07
还是早点破产吧,省得害人
理想主义
理想主义
2025-05-23 12:36
狗屁不通
自治家
自治家
2025-05-23 08:44
房地产这经济发动机一减速,带来的减速效应太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