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美俄?国产涡扇-35问世,推力35吨助力洲际运输机登顶全球
现阶段国产军事航空装备的发展非常喜人,其中两款六代机傲视群雄,美国F-47根本不成气候,空警-3000和空警-700也领先美国一步,先踏入第四代预警机的门槛。最近,外界基于西飞的一次招标,推测饱受期待的国产洲际运输机项目,似乎也已经启动,目标直指俄罗斯安-124和美国C-5。
早在2020年12月,“潘湃新闻”就报道了国产CJ-2000发动机,进入验证试车阶段的消息。
而在此之前的2018年珠海航展上,中国商用飞机发动机公司也曾展示过,名为“AEF-3500”的发动机模型。按照宣传资料,这是一款推力350千牛,即35吨级的大型涡扇发动机,将用于传说中比肩波音-787和空客-A350,至今尚在蓝图中的国产双通道C929客机。
等到AEF-3500演变成CJ-2000,并表现出相当出色的性能后,大家不禁开始期待,军方基于CJ-2000的核心机,发展一款大推力军用航发,以解决洲际运输机的动力问题。
而这次在西飞招标中出现的“涡扇-35”,恰好就被认为是CJ-2000的军用演变型号,西飞本身也是国内实力最强的运输机设计单位,大名鼎鼎的运-20,就是这家单位的作品。
早年以改进轰-6出名的西飞,在运-20项目表现卓越,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将国产运输机水平从二流推到全球顶尖,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
现在涡扇-20已经开始量产,运-20B即将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西飞完全能将大部分人手,投入到洲际运输机上,效仿设计出安-225运输机的安东罗浮设计局,一步一个台阶走上世界之巅。
当然,更重要的是国内确实需要一款洲际运输机。以前大家曾觉得,短时间内,中国不需要像大型运输直升机、重型武装直升机这些,性能有些过剩的装备,但后来它们都一一立项了,其中直-21更是进度飞快。
运-20在三年前飞往欧洲,这次飞往非洲的动作,也证明国内的目光,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东亚,甚至是亚洲,一款洲际运输机是非常关键的。
举个例子,这次五架运-20飞往非洲,外界曾兴致勃勃地讨论,究竟能不能在舱内运输歼-10C,最终结论是勉强可以。
不过,要是国内哪一天有超远程运输歼-20,甚至是歼-36的需求,运-20就没有办法了。而俄罗斯安-124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载着重型“侧卫”飞往世界各地交货,甚至借此造就独特的风景。
此外,运-20虽然能运输99A主战坦克这种战略装备,但因为载重接近上限,航程会大打折扣,远程飞行时更需要面临舱内货物过重,导致重心不稳的技术风险。
按照美国陆军在冷战中的经验,像安-124和C-5这种,载重超过100吨的洲际型号,才能做到稳稳当当运输主战坦克。因此,国内既然有走出去的雄心,那么一款洲际运输机是不可或缺的。
而安-124和C-5由于设计时间比较早,目前搭载的发动机,推力都只有23吨左右。这就已经在安-225毁于战火后,撑起了世界最强运输机的名头。
国产CJ-2000设计推力35吨,哪怕衍生的军用型号差一些,只有30吨,最终造就的国产洲际运输机,也足以碾压安-124和C-5这两位前辈。和歼-36、空警-3000并列,开启中国空军的新时代。
俄罗斯航空工业早就失去了建造安-124的能力,甚至连升级伊尔-76都非常勉强。美国在C-17A停产后,也只有维护升级C-5的实力,不具备再开发全新洲际运输机的可能。因此,国产洲际运输机服役后,在短时间内将是“打遍全球无敌手”的存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