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刚谈完,长和就连夜发声明,李嘉诚又一次看对了风向?
姜还是老的辣!李嘉诚再次看对风向?
中美联合声明发布后,次日的凌晨三点,长和突然在官网挂出一份公告,内容很短,但信息量却不小。
简单总结,港口交易风波1个月后,这次长和终于明确表态——绝不可能在任何不合法或者不合规的情况下进行港口交易。
中美刚谈完,长和就连夜发声明,释放了什么信号?港口是真的不卖了,还是权宜之计?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些问题,码字不易,欢迎点赞,转发,收藏。
两份深夜声明翻翻时间线,长和港口交易事件起始于一份深夜声明:3月4日的深夜,长和在港交所公告,宣布与美国财团贝莱德达成原则性协议,出售其全球港口业务核心资产,共计43个港口中,其中就包括了两个极其敏感的巴拿马运河港口。
要知道,特朗普自从上台之后,就一直对巴拿马运河虎视眈眈,曾多次公开表态要收回巴拿马运河,并且要对中国船队单独征收高额运费。
而就是如此重要的港口交易,涉及到如此敏感的全球战略资产,长和却丝毫没有声张,准备一声不吭卖给贝莱德,闷头发大财。
至于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舆论不断发酵,最终监管下场,长和的港口交易被迫暂停。
不过,尽管交易停了,但长和对港口交易一事态度依旧暧昧,并未有过任何明确的、坚定的公开表态。
直到中美发布联合声明,双方互降关税,关税战获得阶段性缓和后,长和才发布公告。
和上次一样,这次长和发布声明,还是在一个隐蔽的黑夜。
但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长和明确表态了,如果不合法、不合规,港口交易就不会进行。
啥意思?
港口卖不卖,中国市监总局说的算,港口交易在后,国家规定在前,指令枪向东,长和集团绝不会往西。
中美大方向定下来后,长和似乎终于放弃幻想,不再挣扎。
中国的3个要求必须要说明的是,李嘉诚可能比想象中更执着于把港口卖出去。
监管下场后,长和曾用出一个新招数:
准备把港口一分为二,其中除巴拿马运河两个港口之外的41个港口,统统打包卖给“老朋友”意大利船王家族。
而巴拿马运河两个港口,则原封不动,依旧卖给贝莱德财团。
李嘉诚的打算,大概率是要以引入第三者的方式,来降低此次交易的敏感性,进而规避审查,完成交易。
然而,市监总局给出的回应很直接:
“交易各方不得采取任何方式规避审查,未获批准前,不得实施集中,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这背后实际上是一共3个要求:首先,未批准前不得实施集中,意思就是得先提交申请,接受审查批准,之后才能交易;
其次,不得采取任何方式规避审查,长和想要拆分港口进行交易的路也被堵死了,别想投机取巧规避审查,行不通;
最后,承担法律责任,直白点来说就是后果自负,虽然现在长和资产的大头都在欧洲,但李嘉诚显然不太可能彻底跟中国对着干。
李嘉诚的港口交易再一次泡了汤。
之后就是中美博弈局势逐渐清晰,关税战阶段性暂停,李嘉诚再次闻风而动,才有了如今的一纸公告。
可现在的关键点在于,这43个港口,李嘉诚是真的不打算再卖了吗?
资本永远是逐利的,李嘉诚作为一名极其纯粹的商人,执意卖港口的出发点很简单:地缘冲突加剧,巴拿马运河又明摆着是中美博弈的漩涡中心,未来的港口生意必然越来越难做,早脱身早安心。
所以李嘉诚才准备把港口打包卖给贝莱德,把200多亿美元拿到以后,金盆洗手,退出江湖。
但李嘉诚可能没料到的是,原本打算悄悄完成的交易,竟然会受到如此关注,官媒更是亲自下场,一下把长和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包括之后尝试各种办法来规避审查,都表明了李嘉诚对这笔交易的执着,为达成目标不择手段。
现在中美风向变了,长和立即发布公告,表明自身的立场,有几分可信度?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次声明同样有可能是权宜之计,也就是东大势强,长和别无选择,只好发一份声明来表明态度。
毕竟现在中美连关税都降了,正是敏感期,如果长和要在这时候卖港口,那就真的是过于肆无忌惮了。
而且恐怕长和敢卖,现在的贝莱德也不太敢应下来。
而在发布这条声明之后,长和看似示弱,平息了舆论,但并未真的表示取消港口交易,如果未来中美没能谈妥,风向再变,李嘉诚一样能再次推动港口交易,并没有任何实质性损失。
写在最后:
从卖港口引发公愤,到拆分交易企图规避审查,再到现在发布公告,不合法不合规港口就不交易,李嘉诚用一系列教科书式的操作,诠释了什么叫真正的商人。
只不过,港口交易从被卷入中美博弈的那一刻起,李嘉诚就已经丢掉了话语权。
现在这些港口到底卖不卖,李嘉诚说的不算。
深入了解热门话题背后的事实,如果您喜欢这样的内容,请不吝点赞、留言交流,给予支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