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成了帮凶?菲媒:杜特尔特的律师只被允许在荷兰逗留 15 天,而杜特尔特女儿莎拉只能停留 2 天。 荷兰海牙的签证印章,这次盖得有点“烫手”,菲律宾媒体捅出消息,前总统杜特尔特的辩护律师团,申请赴荷兰处理国际刑事法院事务,结果被“限量供应”,首席律师只批了15天,前总统千金、现任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更惨,仅仅拿到2天的“体验卡”。 签证秒变“限时体验卡”,这操作背后的信号,耐人寻味,ICC对杜特尔特铁腕扫毒行动的调查,就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杜特尔特阵营直斥ICC“越权”,咬定菲律宾已退出该法院,ICC无权管,但荷兰作为ICC东道主,这次卡签证的操作,很难不被解读为某种“技术性站队”,在菲方主张的法律程序正当性上,提前泼了盆冷水。 表面是签证纠纷,底下却是大国暗流,杜特尔特父女在菲律宾政坛树大根深,莎拉更是手握副总统权柄。 荷兰此举,相当于在菲律宾政治深潭里投下一块巨石,激起层层涟漪,杜特尔特的支持者瞬间被点燃,民族情绪这把干柴遇上“西方不公”的火星,一点就着。 法律程序问题,分分钟可能被引燃成国内政治对抗的导火索。 真正的大戏,恐怕还在太平洋的另一端,别忘了,现在的白宫主人是特朗普,这位爷对国际组织,特别是ICC,从来就没好脸色,曾公开威胁要“收拾”调查美方的ICC官员。 这次荷兰给杜特尔特方面“上眼药”,时机微妙,特朗普政府会坐视自己“不待见”的ICC,去折腾一个他可能想拉拢的地区关键人物吗?菲律宾可是美国“印太战略”里拴紧的锚。 更值得警惕的是棋盘效应,杜特尔特时期的中菲关系有过回暖,但近期美军在菲新增基地的动作,让南海的弦重新绷紧。 杜特尔特家族若因ICC问题承受重压,其国内政治资本必然受损,客观上可能为更亲美势力腾挪空间,这对区域稳定,绝非吉兆。 马尼拉街头,普通市民的牢骚话或许更直白:“我们成了大人物棋盘上的卒子?”荷兰的签证官可能只是按章办事,但在大国角力的放大镜下,任何一个小动作都可能被解读为战略信号。 当法律程序与地缘政治死死纠缠,真相往往成了第一个牺牲品。 ICC调查最终走向何方?荷兰的“签证限时”是孤立事件,还是更大风暴的前奏?特朗普政府会如何落子?杜特尔特家族能否顶住内外重压? 这些问号,每一个都牵动着西太平洋脆弱的神经,唯一确定的是,小国在大国博弈的夹缝中,每一步都如履薄冰,菲律宾的故事,远未到终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