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来的终究会来!英国威尔士亲王号航母舰队在6月29日上午从新加坡启程,当天下午就抵达南海最南区域。与此同时,中国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正在南海执行任务,原定7月3日停靠香港。从6月29日到7月3日这几天时间里,双方航母编队极有可能在南海海域形成对峙局面。先来看英国航母编队的实际情况。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是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的二号舰,满载排水量6.5万吨,理论上最多可搭载40架F-35B隐形战机。但从实际部署来看,此次编队携带的24架F-35B舰载机中,有一部分是临时从美国海军陆战队调配的。更麻烦的是,就在编队抵达新加坡前,一架F-35B因液压系统故障迫降印度机场,由于印度缺乏美国授权的检修网络,这架战机至今无法重返航母。这种“带病出征”的状态,暴露出英国航母打击群在装备可靠性和后勤保障上的短板。再看护航舰艇的配置。除威尔士亲王号外,英国此次还派出了“不屈”号驱逐舰、“里士满”号护卫舰等,但这些舰艇的防空反导能力有限。例如,威尔士亲王号仅配备了3座“密集阵”近防系统和4座30毫米舰炮,缺乏区域防空导弹系统。相比之下,山东舰编队通常会配备055型驱逐舰、052D型驱逐舰等主力战舰,这些舰艇装备有先进的相控阵雷达和垂直发射系统,具备更强的综合作战能力。从国际法层面分析,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这一立场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享有主权权利和管辖权。英国航母若擅自进入中国领海或专属经济区,将严重违反国际法准则。值得注意的是,英国至今未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却频繁以“航行自由”为借口在南海挑事,这种双重标准的做法早已被国际社会看穿。山东舰作为中国首艘国产航母,自2019年入列以来,已多次在南海和西太平洋开展实战化训练。2023年4月,山东舰编队首次穿越巴士海峡,在台岛以东海域进行远海战备训练,期间舰载机起降频次创下新高。2024年7月,山东舰在菲律宾海执行任务时,单周内完成240次战斗机起降,显示出强大的持续作战能力。相比之下,英国航母近年来事故频发,2021年“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在亚太部署期间,就曾发生F-35B坠海事件,至今残骸未打捞上岸。从战略层面看,英国此次派航母赴南海,既有配合美国“印太战略”的意图,也有提升自身国际影响力的考量。但英国海军目前面临严重的结构性困境:舰艇数量不足、人员短缺、维护经费紧张。此次部署的“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打击群,甚至需要加拿大、挪威等国舰艇的支援,这种“拼凑式”的编队很难形成实质性威慑。反观中国,已建立起涵盖航母、驱逐舰、潜艇、岸基航空兵的立体防御体系,完全有能力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所以,英国航母编队此次在南海的行动,更多是象征性的政治姿态,而非实质性的军事挑战。中国海军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应对任何外来威胁,同时始终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的立场。未来几天,双方航母编队在南海的互动值得关注,但可以预见的是,中国将继续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方式,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这场对峙也再次提醒国际社会,任何试图破坏南海和平稳定的行径,都将遭到中国的坚决反对和有力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