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媒体都看不下去了,公开喊话:中国拒绝放弃购买俄罗斯石油 事情的起因,还得从美国的强硬态度说起。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中美经贸会谈上,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突然向媒体抛出重磅威胁:如果中国继续进口俄罗斯石油,美国将对中国商品征收100%甚至最高500%的惩罚性关税。 美国国会为此迅速行动,共和党参议员格雷厄姆推出的法案甚至授权对购买俄油国家征收最高500%关税,远超常规贸易战尺度。 美国的算盘打得很精。一方面,切断俄罗斯战争资金来源,另一方面,遏制中国日益增强的能源自主性。作为俄罗斯石油的最大买家,中国自然成为美国制裁的核心目标。数据显示,中国每日进口约200万桶俄罗斯石油,占俄罗斯出口总量的33%,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金主”。 但美国显然低估了中国的决心。外交部当场就回怼:中国买谁的油,怎么买,这是自家的事,轮不到别人指手画脚。道理很简单:中国作为主权国家,有权自主决定能源采购策略。 而且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从来都是公开透明的,完全基于市场原则,不针对第三方,也没损害谁的利益。俄罗斯有油,中国需要油,你情我愿的买卖,轮得到旁人说三道四?法国媒体这时候跳出来喊话,倒像是忘了自己国家的能源企业,当年为了抢俄罗斯的油气项目,跟其他欧洲国家打得头破血流的时候了。 中国这边的态度其实一直很明确,能源安全是国家战略的重中之重,怎么保障供应、从哪采购,都是基于自身需求做出的决定,不会被外部杂音干扰。这些年中国一直在推动能源进口多元化,从俄罗斯买,从中东买,从非洲买,目的就是不想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种稳健的做法,恰恰是对国家发展和民生负责。 说到底,法国媒体与其操心中国买谁的石油,不如多想想怎么解决欧洲自己的能源困境。中国从来不干涉别国内政,也不希望别人对自己的事指手画脚。买卖是双方的事,只要合规合法,能互利共赢,就没必要被多余的声音裹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