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现在乌克兰和北约才看透了,其实俄罗斯最后的希望是中国,而俄罗斯也用一句话说出了事实,如果中国对俄罗斯进行了军事援助,战争根本不会出现这样的僵局。 这话听着糙,理儿却硬。就说眼下欧洲的情况,之前跟着美国起哄对俄搞能源禁运,结果自己先扛不住了。德国工厂因为缺天然气停工的不在少数,法国老百姓连电价都快付不起了。 俄罗斯呢?东边跟中国的管道天然气输送量反倒涨了不少,南边还跟伊朗签了新的油气合作协议,西方那套封锁压根没掐死它的能源出路。 乌克兰和北约这会儿才明白,俄罗斯手里攥着张王牌——中国。俄乌冲突打到这份上,俄罗斯的军工产能、能源出口、国际融资,哪一样离得开中国? 就说军工这块,西方对俄芯片禁运,可中国的半导体企业愣是通过第三国给俄罗斯送去了关键部件,让T-90坦克的火控系统还能转起来。更绝的是,中国的无人机产业链,从大疆民用机型到彩虹系列察打一体无人机,愣是让俄罗斯在战场上玩出了新花样。 俄罗斯心里也透亮,前阵子普京在东方经济论坛上那句“中俄背靠背”,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你看西方对俄SWIFT结算系统的制裁,中国直接甩出C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俄罗斯30%的国际贸易结算都走了这条道。更不用说中俄之间的本币互换协议,去年双边贸易额突破2000亿美元,卢布和人民币的结算占比都快赶上美元了。 最让北约头疼的是,中国的中立姿态其实是把双刃剑。表面上看,中国没直接给俄罗斯送导弹坦克,但你架不住中俄在能源、粮食、科技领域的深度绑定。就说粮食出口,俄罗斯的小麦通过中欧班列运到中国,再转口到中东,愣是绕过了西方的海运封锁。更不用说中国的“一带一路”项目,在中亚给俄罗斯开辟了新的战略通道,让北约的东翼压力陡增。 乌克兰这会儿算是看明白了,战场上的僵局其实是中俄战略协作的结果。俄罗斯的导弹库存之所以还能维持,全靠中国的稀土供应——全球90%的稀土加工产能在中国,从导弹制导系统到隐身涂层,哪一样离得开这玩意儿?更不用说中国在联合国的一票否决权,愣是让西方对俄制裁决议次次卡在安理会。 不过中国也有自己的算盘。你看王毅外长最近的表态,“劝和促谈”才是主基调。中国给俄乌双方都递过和平方案,但骨子里还是希望维持战略平衡。毕竟,一个虚弱的俄罗斯不符合中国的利益,而过度刺激西方也会影响中国的发展环境。所以你看,中国一边买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一边跟欧洲谈绿色能源合作,这手“左右逢源”玩得比谁都溜。 说到底,俄乌战争打到现在,早就是大国博弈的棋盘。俄罗斯的最后希望确实在中国,但中国的战略定力更让人琢磨不透。就像最近中俄联合巡航绕日本列岛,表面上是军事合作,实则是在向西方传递信号:亚太的事儿,轮不到北约指手画脚。这种“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策略,愣是让美国在印太的盟友体系出现了裂痕。 乌克兰和北约这会儿才看透,其实俄罗斯的战争机器早就跟中国的产业链深度绑定了。从芯片到无人机,从能源到粮食,中国的“间接支持”比直接军事援助更可怕。而俄罗斯那句大实话,其实也是在提醒西方:想彻底孤立俄罗斯?先过中国这一关吧。未来的战局走向,说不定就攥在中国手里的那张“战略平衡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