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分析,中澳经贸关系虽缓和,但由于战略领域存在严重对立,澳洲不但是美国的盟友,在南太平洋地区制衡中国比美国还起劲。他判断,中澳关系今后仍是“波动、随机性”,经贸关系扩大能否持久是个问号。 时殷弘教授的观点切中了中澳关系的复杂性——经贸回暖难以掩盖战略对立的深层矛盾。尽管近年来中澳贸易逐步恢复,澳大利亚在关键矿产、农产品等领域仍依赖中国市场,但双方在安全领域的博弈却持续加剧。澳大利亚作为美国在亚太的"副警长",在南海、台海及太平洋岛国问题上频频配合美国制华,甚至比美国更积极地在南太平洋地区围堵中国影响力。这种"政冷经热"的态势使中澳关系充满不确定性。经贸合作虽能暂时缓和紧张,但一旦触及核心战略利益(如AUKUS升级或台海危机),政治对立可能再次冲击经济纽带。未来中澳关系的稳定性,不仅取决于双方经贸互补性,更取决于澳大利亚能否在中美博弈中找到相对平衡的立场,而非一味充当美国战略前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