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航母跟不上它“全球部署”的野心了
据说一旦发生重大事件,美国总统就会发问:我们的航母在哪里?如今,让美国心心念念的航母舰队出问题了。据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网站12日报道,随着新一代“肯尼迪”号超级航母的服役时间再次推迟,美国航母的数量将在未来一段时间降低到10艘——已经远远低于美国海军规划的12艘。而且五角大楼的最新报告显示,类似情况未来可能会越来越常见。
听上去似乎问题不小——但拥有10艘超级航母的美国海军,真的陷入大麻烦了吗?
在港口舾装的“肯尼迪”号
报道称,作为美国最新“福特”级核动力航母的二号舰,“肯尼迪”号的服役时间已经一再拖延。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发布的报告显示,“建造材料的短缺和持续的造船厂劳动力问题,继续减缓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纽波特纽斯造船厂的新航母生产。” 根据美国海军的最新预算,这艘航母的服役时间已经从最初的2024年推迟到2025年7月,如今又再次推迟到2027年3月。
尽管“肯尼迪”号在舾装过程中曾于2020年7月20日发生火灾,不过火势很快被发现扑灭,舰体只受到轻微损伤。真正造成该航母服役时间一拖再拖的原因,在于航母配备的先进拦阻装置和先进弹药升降机迟迟无法正常工作。
其实这也是“福特”级航母的老毛病了——在2017年服役的同级首舰“福特”号航母上,电磁弹射系统、先进拦阻装置和先进弹药升降机的可靠性就一直没有让美国海军放心过。例如先进弹药升降机是在没有任何陆基原型的情况下研发出来的,它们装舰后暴露出一系列问题。“福特”号航母在2017年服役时,舰上11台先进弹药升降机无一能用,意味着该航母实际并不具备作战能力。先进拦阻装置也一直到2019年才获得使用认证。而根据五角大楼作战测试评估办公室2024年的报告,尽管“福特”号已经进行了实战部署,但该舰的电磁弹射系统、先进拦阻装置和先进弹药升降机这三大件依然存在可靠性问题。
有些搞笑的是,如今“肯尼迪”号遭遇类似情况,原因竟然是“造得太快”。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发言人表示,该公司正在将建造“福特”号的经验教训应用到同级后续舰艇上。“具体来说,‘肯尼迪’号的建造进度相当快,导致‘福特’号的经验教训未能及时得到应用。”
不管怎么样,“肯尼迪”号的服役时间一拖再拖,直接影响到美国航母的更新换代。当前美国海军现役11艘航母中,最老的“尼米兹”号航母于1975年服役,在冷战时期的高强度部署中损耗严重,近年它已经暴露出诸多问题。但就是由于“肯尼迪”号建造迟缓,“尼米兹”号的退役时间也一拖再拖,如今美国海军确定它将在2026年退役。因此在“肯尼迪”号2027年交付前的近一年时间里,美国海军的现役航母数量将从11艘减少到10艘。
但未来类似情况可能还会继续上演。美国航母舰龄第二长的“艾森豪威尔”号于1977年10月开始服役,原计划在2027年“年满50岁时”退役,如今退役时间表已经推迟到2029年。但由于接替它的“企业”号服役时间改为2030年,届时美国航母又将出现近一年的数量下降。此后是1982年服役的“尼米兹”级航母的三号舰“卡尔·文森”号,接替它的“米勒”号预计于2032年开始服役,它们之间的“交接班”能否如期依然是未知数。
这种情况让美国海军很不适应——冷战结束时,美国一度拥有多达15艘超级航母。根据美国海军的估算,想要维持“最低限度”的全球部署,至少需要12艘航母。但此后这些航母不断退役,美国海军航母舰队就连12艘的规模也保持不住。最早的第一代核动力航母“企业”号于2012年退役后,美国航母总数一度跌落到10艘。在国会压力下,当时尚未完成全部建造工作的“福特”号被迫在2017年仓促服役,至少在名义上让美国海军恢复了11艘航母的规模。但随着“尼米兹”号明年退役,这种窘迫局面又将上演。
但话又说回来,即便美国海军的规模暂时下降到10艘,但依然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的海军——即便是中国海军,外界普遍猜测在2027年前后也仅有三艘航母服役。美国媒体哀叹的所谓“航母不够用”,其实是建立在美国维护全球霸权的基础上,这种哀叹的背后,是以航母为代表的美国硬实力在下降,与美国坚持维持的全球霸权存在明显落差。
如今美国也很难在一次行动中出动4航母战斗群
这种落差已经表现为非常显眼的美国海军全球部署计划频繁出现漏洞。近年来多次出现“全球范围内都没有可立即部署的美国航母”,例如2018年“美国航母全球空窗期”持续时间长达22天。2023年4月,美国海军也曾出现全球范围内仅有“尼米兹”号可用的尴尬处境。特别是随着中东局势持续紧张,美国被迫长期将至少一艘航母部署到东地中海到红海地区附近,更加剧了这种捉襟见肘。
就现在的趋势看,美国航母跟不上它“全球部署”的野心了,还将随着美国国防工业的持续衰退而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