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李玉琴到管理所探望溥仪,管理员考虑到两人结婚14年未同房,破例让她留宿一晚,不曾想,同居一晚,李玉琴便萌生离婚的想法。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3年的春天,沈阳街头飘着细雨,南关国民学校的女学生们排着队照相,谁也没想到这些照片会被送进新京的皇宫,十五岁的李玉琴更想不到,自己的人生即将被一张照片改写。 日本人打着为溥仪选妃的名义,实际想往皇宫里安插个眼线,可溥仪这个傀儡皇帝难得精明了一回,从二百多张照片里偏偏挑中了李玉琴,这一选,倒像是和日本人对着干。 李玉琴进宫那天,天还没亮,大红轿子围着宫墙转了八圈,她顶着二十斤重的头饰,腿都站麻了,等见到溥仪时,发现这个三十七岁的男人比照片上还瘦,穿着康德皇帝的龙袍活像个纸人。 宫墙内外的两重天要说这段婚姻怪,白天这对新人最爱打乒乓球,宫里的太监宫女都纳闷,堂堂皇帝皇妃,成天就知道拍球,可只有李玉琴知道,那张乒乓球桌成了她和溥仪之间最亲密的距离。 溥仪早年被鸦片掏空了身子,又处处提防日本人安插的太医,干脆和新娘子形同陌路,李玉琴后来和人说起往事,总是叹气:"那宫里的金痰盂都比人暖和,"这话虽是玩笑,却道出了她在宫中的冷清。 日本人给溥仪放西洋唱片,他就听;日本人让他装模作样当皇帝,他就演,李玉琴住在偏殿,看着丈夫像个提线木偶,心里既心疼又无奈,这样的日子过了两年,直到1945年八月的那个中午。 那天,长春城突然响起防空警报,溥仪连寿司都没吃完,揣着传国玉玺就往通化跑,十七岁的李玉琴追到宫门口,只看见一溜黑烟消失在天边,她不知道,这一别就是十年。 这十年里,李玉琴从皇妃变回普通人,她睡过娘家的热炕头,也蜷缩过族亲家的柴火堆,最难的日子里,她白天在被服厂踩缝纫机,晚上给人补袜子换小米,十个指头被针扎得像筛子眼似的,可她从没抱怨过。 这个曾经的皇妃,在现实的苦水里泡着,反倒长出了一身铮铮铁骨,1955年的夏天,街头贴出了战犯名单,李玉琴在密密麻麻的名字中,看到了"爱新觉罗·溥仪"六个字,她攥着介绍信,坐了两天火车去抚顺,这一去,却是另一番光景...... 1955年的抚顺战犯管理所,李玉琴隔着玻璃窗看到了溥仪,十年光阴,把当年那个穿龙袍的康德皇帝变成了一个佝偻着背的囚徒,蓝布褂子套在身上,活像个种地的老农。 溥仪还认得她,开口就说管理所的伙食比宫里强,这话听着像玩笑,却让李玉琴心里一沉,她明白,眼前这个男人,心里装的还是自己的苦难,看不见别人的艰辛。 从此,李玉琴走上了抚顺探监的路,头两回,她还带着新蒸的粘豆包,想着这是溥仪从前爱吃的,可每次相见,溥仪总是滔滔不绝地讲着日本战犯如何欺负他,对她这些年的颠沛流离却不闻不问。 那些探监的日子里,管理所的干部总让她多住一晚,说好歹是夫妻一场,可这一宿却比一年还难熬,她望着窗外的月亮,听着溥仪絮絮叨叨,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些锁,是打不开的。 1957年开春,抚顺战犯管理所的铁门打开了一条缝,李玉琴拿着盖了红戳的离婚证走出来,身后是面色苍白的溥仪,这是他这辈子第一次在文书上签自己的名字,手抖得像片落叶。 管理所特意准备了半斤猪肉白菜饺子,可两人都没动筷子,倒是这顿没吃成的饭后,他们头一回能平和地说说话了。 这事说来也怪,离了婚反倒成了老友,后来李玉琴嫁给了个锅炉工,溥仪还特地从北京寄来一床牡丹花被面,等他写回忆录时,还托人要了李玉琴的近照,说要把这段姻缘写进历史书里。 最后这个故事,像是给咱们上了一课:当年日本人想往宫里塞个眼线,却阴差阳错地促成了一段真实的人生际遇,那道金锁终于打开的时候,反倒显出了几分人情味来。 有人说这是个悲剧,可细想想,这何尝不是两个人获得解脱的开始?李玉琴在苦难中站直了腰板,溥仪也在铁窗里学会了做人,那些年的宫墙内外,倒像是给他们上了一堂最长的人生课。 信息来源:凤凰网——溥仪和福贵人李玉琴离婚,离婚的最终原因被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