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95岁老师免费给学生补课20年,却接到一个奇怪电话:“叶老师,你还活着呀!等着你的骨灰呢!”老师气的破口大骂。谁料,学生接下的一句话,他感动的泪流满面。
老师叫叶连平,祖籍河北沧州。生于动荡年代的他先后跟随父亲搬至天津,上海。但他的父亲很注重教育,8岁就供他读私塾。
17岁时父亲失业,不得已辍学。次年,其父在南京美国大使 馆当一名杂工。叶连平跟随父亲,在那待了三年,且学了一口流利的英语。
后与同伴创办了扫盲夜校,但因在大使 馆工作的经历,被人诬陷。后流落至安徽马鞍山卜陈村。
落魄的他在这得到了村民的帮助,不仅帮忙盖了两间瓦房、送被子、生活用品,而且还介绍去窑厂上班。
1978年,村里的代课老师考上大学离开。50岁叶连平被举荐为小学语文代课老师。
1986年,由于工作能力突出,被破格转为公办教师。
退休后,叶连平闲来无事在村里转悠,他发现许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出门打工,老人无力照顾,而且很多连基础ABC单词都不认识,甚至有孩子误入歧途。
回家后,他与老伴商量给孩子补英语课。 “没有教室?”夫妻俩就把房间收拾出来,一间当教室,一间当图书馆,他俩则挤进仓库。
之后,他挨户到有孩子的人家,说服大人把孩子送到他那,并且可以免费吃住。
“还有这样的好事!”抱着试试的心态,陆陆续续有十几名孩子来到了他家。
后来,他认认真真教孩子,中午还叫老伴烧饭给孩子吃。孩子们聪明好学,成绩也有所提升。
很快这件事被周边的村民知道了,他们纷纷把孩子送到叶连平家。有些家长过意不去提去一箱纯牛奶,并递上现金。但叶连平生气说:“要是给我东西,就把孩子接回去!”
为了孩子,叶连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不但成为别人眼中的“老扣”,还被人骂二百五。
叶连平每次出门都骑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在外面再渴都舍不得掏钱买一瓶矿泉水。
身上的衣服也是有无数个破洞,还有妹妹送的一件棉袄竟穿了60年。
但对于学生,他总是花钱不心疼,每年2次自费2000带孩子去博物馆,文化纪念馆参观。
有次一位学生考上研究生买不起电脑,他立马拿出10000元。
还有一个孩子叫杨鸿雁,在他家免费吃住6年。当考上大学时,他把孩子亲 自送到学校,但没能赶上回家的班车,去旅馆询问需要60一晚,觉得太贵,便找到桥洞待了一晚。事后,杨鸿雁掉着泪说:“叶老师,比我爷爷还要亲。”
2012年,叶连平拿出全部的积蓄30000元,成立了”叶连平基金会“,目的是:等他百年之后,所有贫困的孩子都有学上。一些成功的学生为了感恩叶老师都纷纷回乡慷慨解囊,出一份力。
而杨鸿雁为了报答,为叶老师打理基金会。
2018年,90岁的叶连平骑车外出买菜,却在半路摔到,导致腰椎受伤,胆囊破裂,不得已去住院手 术。仅仅4天,他就吵着要出院:要我今天不让我出院,就从8楼跳下去。无奈,医生只好让他出院。
在上课时,叶连平带着伤疼,平静地告诉孩子:“老师,今天只能坐着给你们上课了!”
孩子们看着叶老师腰上捆着腰带,手拄着拐杖,齐刷刷眼泪大颗大颗地落下。
但叶连平的行为引来同行的记恨,大骂他是个二百五,老了还要跟他们抢生意。
叶连平却不在意,他笑着说:“在我困难的时候,是这里的村民帮助了我,我得帮助他们的孩子。”
然而,95岁那年,叶连平却接到一个奇怪的电话,开口就说:“叶老师,你还活着呀!我还等着你的骨灰呢!” 叶连平以为是同行的恶意,气的牙痛:“你是什么意思啊,干嘛我不活着呀!”
后来,那人解释道:“老师,你一生无儿无女,您又不是我们这边人,我想百年之后放我家坟头旁边,好有人看望。”
顿时,叶连平泪流满面:“好孩子,你的心意我领了,但我已决定把自己捐给医学院,让他们更好的学医。”
先生傲骨,两袖清风。一生忠于三尺讲台,甚至掏空自己,换学生一个锦绣前程,值得尊敬。
有人曾问他为什么要做着一切,结果又得到什么?
他笑着说:莫问前程,只行当下,老师,一辈子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随后,他又从抽屉拿出一张卡片,洋溢着笑容:“这是父亲节,一名学生送给我的。”上面写着“父亲节快乐!”
亦师亦父,叶连平诠释着:课上是三尺讲台的严师,但在生活中却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的父亲,不断给与关怀。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