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苏联飞船返回地球,打开舱门却发现三名宇航员已经死亡
美苏冷战开始后,两国在各个方面开始较劲,尤其是航天领域,苏联快人一步进入太空,美国也不甘示弱紧随其后,双方在太空中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实验,获得了大量珍贵的科研资料。
1971年时,苏联再次向太空发射了“联盟11号”载人飞船到太空中活动,飞船搭载了三名宇航员,三人在进行了长达23天的科研活动后顺利返回地球。

苏联人民欢欣鼓舞,正打算为三人庆功,但飞船落地后,打开舱门却只看见了三具尸体,让人悲伤不已,更让人感到难过的是,三人的死因是苏联航天高层犯下了一个错误。
这三名宇航员是怎么牺牲的,苏联又犯下了什么错误?
礼炮一号美苏两国在太空中展开了角逐,而苏联拔得头筹,加加林飞上太空后,苏联骄傲的宣布没有在太空发现上帝,那里只有一个工人(加加林本人是钢铁厂工人)。

美国立即展开了追赶,他们迎头赶上了苏联,并在1969年实现了登月,当阿姆斯特朗将皱巴巴的美国国旗插到月球上时,苏联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两年后,苏联有了新主意,他们打算在太空中建设一个空间站,让宇航员可以长期驻留在太空中,这样一来便可以为宇航员长期留驻太空提供条件。

苏联建设了“礼炮一号”空间站,这是一个不规则圆柱体,苏联在1971年4月19日将它成功发射到了太空,经过检测,空间站内部运转良好,第一步顺利完成。
之后苏联便组织人手打算送宇航员上去,运送使用的是“联盟10号”,但宇航员到了太空后不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实现与空间站的精密对接,只好返回。

苏联人毫不气馁,便建设了“联盟11号”,继续向太空发起挑战,他们成功了,宇航员顺利到了太空,并进入空间站,在太空中执行完科研任务后返回。
但在返航途中,三名宇航员全部死亡,而载人飞船则完好无损。

苏联人怀着悲痛的心情复盘了行动,他们发现问题出在返航途中。
飞船和空间站本身都运转良好,宇航员的死亡是因为苏联人犯下了一个致命错误,这个错误叫急功近利。
苏联人当时为了能尽快赶上美国人,想要运送尽可能多的人前往太空,当时飞船只能送两人上去,航天负责人卡马宁将军认为,塞一下应该可以装下三个人。

当时宇航员穿着宇航服即便强塞也容不下三个人,卡马宁突发奇想,认为脱掉宇航服不就可以装下了,但有人提出了质疑,假如飞船漏气,没有宇航服保护的宇航员会十分危险。
卡马宁只是强调要做好飞船本身的防护,只要它不出问题,就完全可以抵御真空。
在卡马宁将军的坚持下,决定就这样下达了,航天局下达规定,宇航员前往与返回时都不准穿航天服。

三名航天员就这样拥挤着上了飞船,计划顺利进行,直到返航时,飞船本身发生了剧烈的抖动,震动导致返回舱的一个压力阀门松动漏气。
三人听到呼呼的响声后立即意识到不好,但一时没有发现究竟是哪里漏气,指令长格奥尔基·多勃罗沃利斯基通过风向判断出了漏气的阀门,他立即解开安全带,弯下身尝试拧上这个在自己脚下的阀门。

如果此时三人穿着宇航服,那完全可以躲过一劫,但在没有宇航服的情况下,就只能忍受迅速降低的气压了。
由于返回舱空间狭小,实验工程师维克托·帕查耶夫和飞行工程师弗拉季斯拉夫·沃尔科夫根本帮不上忙,只能眼睁睁看着危机逼近。

众所周知,大气压越小,液体的沸腾所需温度就越低,三名宇航员立即感受到肺里的气体膨胀起来,此时他们的高度是168千米。
耳膜和肺泡同时因为气压问题而破裂,身体里的血液也开始沸腾,而此时阀门仍然没能关上,阀门松动40秒后,三名宇航员牺牲。

随着距离地表越来越近,气压也迅速回升,但此时三人已经牺牲了。
之后返回舱的降落伞自动弹开,返回舱平稳落到地面,人们一拥而上,盼望着奇迹的发生,但打开之后只看见了三具尸体。

地面人员立即尝试进行人工呼吸,但完全无效,大家悲痛不已,一起为三名烈士致哀。
苏联最终为三名宇航员举行了国葬,随后展开追查,内务部立即查到了卡马宁头上,在一片责骂声中,他被撤职查办。
随着调查的展开,内务部惊讶的发现,在飞船返航之前,宇航员就发现了密闭性状态灯就一直亮着,这是阀门未关闭的意思,而阀门未关闭,飞船就不能正常运行返航。

宇航员们经过查看没能找到问题所在,于是报告了地面中心,地面给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指令——用一张纸盖住阀门,让飞船认为阀门已经关闭。
宇航员们照做了,状态灯果然关闭,之后返回舱回航,再然后就是悲剧的发生。
内务部和航天局总结了教训,一是不要超载,过分拥挤的环境严重制约了宇航员的行动,假如不超载,另外两名宇航员上前帮忙及时堵住也不会有这样的悲剧发生。

二是要穿宇航服,这样的话即便漏气也还有一层防护,哪怕气压降低为0,也不会造成任何不良后果。
三是阀门设计有问题,它过于隐蔽且处于不便维修的位置,假如他在触手可及的地方,伸手就能拧紧,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故了。

在这样不方便的位置,手动拧紧阀门需要60秒的时间,但气体开始逸散的40秒时,三人就已经死亡。
苏联高层经过商议,认为这样的事故不能再发生,接下来哪怕不再进行任何太空行动也不能出人命了。
之后的发射计划都被取消,人们开始认真检查每一处细节。

礼炮一号在太空中默默运行175天之后,苏联决定将他放弃,随后空间站在大气层中烧毁,残部坠入太平洋。
此后的联盟号只准按照规定人员乘坐,再也不敢超载,另外航天局还给飞船增加了一套生命维持系统。

美国得知后向苏联致唁电,称三名宇航员功绩永存,并派遣人员参加葬礼,苏联一些人担心美国此举是打算探听机密,但苏联最终还是答应了。
国葬极其隆重,不仅勃列日涅夫本人率政治局成员集体到场,东欧诸国也派出代表,勃列日涅夫亲自抬起棺材以示哀悼。
苏联两年多后才发射“联盟12号”,这次计划顺利进行了。

这三名宇航员用生命为人们敲响了警钟,在工作时一定要注意每一处细节,千万不能粗心大意,也绝对不能凑合办事。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现在各国航天都吸取了苏联的教训,对飞船进行了相应改装,还对宇航员进行了额外的许多训练,比如如何快速拧紧阀门。

后来美国和其他许多国家合作建成了空间站,这就是国际空间站,中国后来也建设了自己独有的中国空间站,两家空间站目前都正常运行。
苏联现在虽然已经解体,但他对太空不折不挠的探索精神仍然值得学习。
信源:
《这里的夜晚静悄悄——“联盟11”号返回舱悲剧》——航天史话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