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特朗普露出败像,有求于中国的冯德莱恩,变得越来越识时务
看到特朗普在中美关税战中露出败像,冯德莱恩表现的越来越识时务,欧盟也进一步认清了他们“有求于”中国的现实处境。
欧洲理事会发言人不久前证实,中欧领导人峰会将于7月在中国举行,他们正在和中方协调具体的举办时间。
【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2023年的中欧峰会是在中国举行的,所以正常来说,本届峰会的地点应该轮换至欧盟总部的所在地——比利时布鲁塞尔。
然而今年的情况却不一样,据悉,欧盟方面过去几个月来都试图说服中方在布鲁塞尔举行峰会,然而他们在“每一个环节都被告知”:中方最高层今年无意访问欧洲。
此前有知情人士指出,去年底接任欧洲理事会主席一职的科斯塔,今年1月在与中方通话时就收到了访华的邀请。中方建议科斯塔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一同访华,并将此定性为一次峰会。
结合最近的国际局势来看,尽管冯德莱恩和科斯塔访华的具体日期尚未最终确定,但两位欧盟领导人愿意主动上门求见的意愿,足以表明在美欧关系逐渐走向破裂之时,欧盟正在努力寻求加强与中国之间的联系。
【美欧关系逐渐走向破裂之时,欧盟正在努力寻求加强与中国之间的联系】
除了欧盟领导人愿意打破外交惯例,时隔一年多再次来到中国主场,还有几个迹象能够反映如今欧盟有求于中国,缓解自身危机的急迫。
一是之前一贯被视为对华鹰派的冯德莱恩,过去两个月在谈及中国时,已经全面降调,不再像过去那般无理刁难。
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后,冯德莱恩本周二与中方通话。在新闻稿中,欧盟不仅强调双方将共同监测因美国关税而给贸易带来的影响,而且也没有在一些特殊议题上老调重弹,破坏气氛——比如之前她总是拿乌克兰危机来谴责中方的立场,但这次就没提。
二是本周三,欧盟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本周三与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通电话。电话中,双方同意“立即展开”电动汽车的最低价格承诺谈判:也就是为中国出口欧盟的电动车制定最低售价,以此取代欧盟去年决定的关税措施。
【中欧双方同意“立即展开”电动汽车的最低价格承诺谈判】
如果冯德莱恩只是在嘴上服了软,那么电动汽车这件事则是实打实的关键性进展。
去年10月,欧盟经投票后决定,对中国出口到欧盟的电动汽车征收惩罚性反补贴关税,连同一般关税,总税率最高超过45%。
当时为了走到最坏的一步,中欧贸易团队就进行了谈判。据称,中方的提议就是像2013年解决中欧光伏争端那样,设置一个最低价格来替代关税。曾有消息来源称,中方谈判团队提出将电动车在欧盟市场的最低售价定为3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5万元,但被欧盟拒绝。
彼时欧盟有多强硬,此时的欧盟就有多后悔。中方的善意欧盟不接受,现在倒好,美国的关税大棒抡过来了。别看特朗普暂停了“对等关税”90天,如果欧盟和美国没在90天内谈成,那欧盟又要怎么办?
【想要满足美国的要求,欧盟恐怕要付出巨大的实质性让利】
欧盟需要搞清楚一点:中方的要求只是为了维护本国的正常利益,双方要谈的不过是一个电动车的最低售价。相比之下,特朗普是“狮子大开口”,想要满足美国的要求,欧盟恐怕要付出巨大的实质性让利。
哪个谈判更容易,哪方的要求更合理,即使冯德莱恩这种亲美派,想必也能想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
既然谈到90天,无独有偶,中方给欧盟的时间也是90天。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当天,中国商务部宣布,延长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反倾销调查至7月5日。
【中方宣布,延长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反倾销调查至7月5日】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4月9日开始暂停,3个月后就是7月12日,而中欧峰会预计将在7下旬举行。可以说,中欧、美欧两场谈判的结果,或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场峰会的内容和气氛。
中欧的谈判自不必多说。中方的条件和方案就摆在这儿,未来90天内,就看欧盟怎么来跟中方谈了。在中美博弈激烈升级的大背景下,中方也非常重视与欧盟之间的关系,但这不是欧盟能在谈判桌上得寸进尺,漫天要价的理由。
至于美欧之间的谈判,是他们双方自己的事情,中方不会直接干涉。话虽如此,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美欧达成的协议不有损于中国的利益。有一些分析认为,特朗普在与欧盟、越南、日本等经济体的谈判中,可能会要求对方向中国提高关税水平,以形成对中国的围堵之势。
欧盟若是为了自身利益来牺牲中方利益,甚至不惜“助纣为虐”,那么后果也只能自负——从目前来看,尽管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不高,但在当下这个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什么都有可能发生,我们必须对此保持高度的警惕。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