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高校的“隐形排序”:我们嘴上吐槽,心里却认的“江湖座次” 在南京读了四年

窗台上的春天 2025-10-28 19:53:39

南京高校的“隐形排序”:我们嘴上吐槽,心里却认的“江湖座次” 在南京读了四年大学,最常听的闲聊就是“XX校和XX校谁更厉害”——这张“鄙视链”表,看着像玩笑,其实是每个南京学生都摸得清的“潜规则”,藏着食堂、实习、甚至逛景点时的细碎差别。 “最强王者”:是标杆,也是“被仰望的日常” 南大的同学,好像天生带点“学术松弛感”。我蹭过一次南大的公选课,老师讲到一半突然抛出来一篇外文期刊,底下有人直接接话“这篇我上周刚读过”;东南的工科生更实在,宿舍楼下的公告栏里,一半是竞赛组队通知,一半是设计院的实习内推——他们聊“保研”是“冲清北还是留本校”,聊就业是“进中建还是去华为”,连食堂里的话题都带着“项目进度”的底色。 南航和南理,是“军工系”的双雄。南航的朋友说,他们实验室的门常年锁着,进去要登记学生证;南理的同学更直接,“我们课表上的‘武器系统’课,外校根本听不着”。这几所校招时,HR都是捧着offer来的,航天院所、军工企业的岗位能占满一整个体育馆。 “至尊星耀”:学科里的“隐形冠军” 南农的农学,是“低调的王者”——我认识的南农姑娘,大二就在农场里种水稻,毕业时拿着“国家级农业项目经历”,直接进了农业农村部的直属单位;南师大的师范专业更不用多说,南京的重点中学里,一半的新老师都带着“南师大”的标签,招聘会现场,中学HR能把南师大的摊位围三层。 河海的水利、药科的药学,是“行业里的硬通货”。河海的学生,实习能去三峡大坝;药科的毕业生,进扬子江药业是“基本操作”。还有南邮的通信、南信大的气象——这些学校听起来“偏门”,但对应的行业里,“校友网能罩你到退休”。 “永恒钻石”:烟火气里的“实用派” 南工大的化工、南财的会计,是“接地气”的代表。南工大的朋友说,他们系的实验室跟扬子石化直接合作,大三就能去工厂轮岗;南财的会计生,大二就抱着CPA教材泡图书馆,毕业时“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offer能攒一沓”。 南京晓庄的师范生、江苏二师的小学教育,是“南京基础教育的半边天”——我家楼下小学的新老师,十个里有八个是晓庄毕业的;南审的审计更狠,“四大审计部里,南审的校友能凑出一个部门”。这些学校的学生,很少聊“学术高度”,但说起“毕业能拿多少起薪”“哪个单位管住宿”,门儿清。 “尊贵铂金”:贴着“母校标签”的成长 独立学院的学生,更懂“借力打力”。南大金陵的同学,常去南大蹭讲座、进实验室;南航金城的学生,校招时能拿到南航的企业资源。他们说“虽然是独立学院,但挂着名校的牌子,至少简历能过第一关”。 其实在南京待久了就知道,这所谓的“鄙视链”,从来不是“谁比谁高贵”——南大的学生会羡慕南审的“就业对口”,南财的学生也会佩服南航的“学科硬核”。我们嘴上吐槽“XX校的食堂难吃”,但真到了校招季,会互相转发对方学校的招聘信息;逛玄武湖时碰到其他校的学生,聊两句“你们课多吗”,就能熟络起来。 可你有没有发现?不管是哪个层级的学校,我们都会下意识地维护“自己学校”的名声,哪怕嘴上说着“它也就那样”。那么,你所在的城市,高校之间也有这样说不清道不明的“座次”吗?那些被调侃的“鄙视链”,是不是也藏着你对母校的一点点骄傲?南京地位 eb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PPT 南大不冤 高校竞争 南京高校联盟 南京进面分

0 阅读:35
窗台上的春天

窗台上的春天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