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前如果没得这5种病,以后基本不会患癌?
一名45岁的男性患者,早在五年前就发现了胃溃疡,但是他却没有坚持科学的治疗,医生每一次开的药,他吃吃停停,觉得症状好点了就停药,而且也没有养成定期复查的好习惯。
五年前,患者不仅又胃痛,而且人食欲变差,也瘦了不少,为了查明病因,患者来到医院,通过胃镜检查,很快明确为胃巨大溃疡。
医生说,患者的胃巨大溃疡位于胃角,而且溃疡周边非常不规则,从形态上来看倾向于恶性,活检结果证实了医生的推断。
你看,五年前没有重视的胃溃疡,仅仅五年的时间,就变成了胃癌。
医生说,癌症的发生,往往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癌症从无到有,往往要经历一个中间阶段,这个阶段就是癌前病变。
很多癌前病变都是在50岁出现的,如果没有重视,那么到了50岁,罹患癌症的风险就很高了。
第一,胃溃疡
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胃内壁出现破损伤口,大家都知道,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但是十二指肠溃疡医生很少取活检,原因是十二指肠的溃疡基本都是良性的,而胃溃疡则存在一定的恶变风险。
如果发现胃溃疡,不仅要活检排除恶变的可能,而且还要坚持科学治疗,养成定期复查的好习惯。
第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常简称为“乙肝”,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持续感染超过6个月以上,肝脏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坏死和(或)肝纤维化,而且乙肝病毒本身就是一种致癌因子,时间长了,还可能诱发肝癌。
乙肝、肝硬化、肝癌被称为乙肝发展的三部曲,所以大家发现了一定要重视,千万不要简单认为只是乙肝携带者。
第三,腺瘤性息肉
我们身体很多部位都可以长出腺瘤性息肉,包括胃、大肠、胆囊等部位,腺瘤性息肉不同于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是因为它的恶变风险特别高,是公认的癌前病变,腺瘤性息肉包括病理类型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锯齿状腺瘤及混合型腺瘤。
发现腺瘤性息肉,最好及时切除,以便降低癌症的发生风险。
第四,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是各种病因引起胰腺组织和功能不可逆改变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基本病理特征包括胰腺实质慢性炎症损害和间质纤维化、胰腺实质钙化、胰管扩张及胰管结石等改变。
长期喝酒、自身免疫因素、胆道疾病等,都可以导致慢性胰腺炎的发生,在长期炎症的刺激下,就可能发展为胰腺癌。
第五,巴雷特食管
很多人去医院做胃镜检查的时候,医生写了一个巴雷特食管,这是什么意思呢?巴雷特食管是由于反复的胃酸刺激以及胃食管反流,导致食管下端黏膜的炎症,在炎症的基础上有黏膜的修复,导致正常的食管鳞状上皮被变异的柱状上皮所替代。
巴雷特食管确诊了一定要养成定期复查的好习惯,因为这是一种癌前病变,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患者有可能会发展成食管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