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53年,在朝鲜前线的胜利庆功会上,一个叫向守全的团长听到师部政委介绍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5-08-11 19:15:04

[太阳]1953年,在朝鲜前线的胜利庆功会上,一个叫向守全的团长听到师部政委介绍在场的领导干部后,突然站了起来,声音发抖地问一位炮团政委:“你……你是四川达县蒲家乡的人?”对方一愣,回道:“是啊,咋了?”团长的手一抖,茶水撒了一桌子:“我是你哥呀!” (参考资料:2021-07-09 今日通川——【通川红色故事】兄弟重逢在朝鲜战场) 著名的马踏里东山之战结束后,为了表彰将士们的英勇表现,第一三七师专门召开了为期三天的战斗总结暨庆功大会。 会议刚一开始,师政治委员赵振远便按照惯例,向在场的各位介绍了本师及友军部队的主要领导干部,当他提到协助作战的第五一八炮团政治委员向守义时,赵政委的眼神突然定住,似乎陷入了某种思索。 随即,他半开玩笑地对着大家说了一番话,看似不经意,却仿佛一道惊雷,猛地在某人心中激起滔天巨浪。 他笑着说:“支援我军的炮兵第四十四团团长也姓向,并且你们俩都是四川人,还都是干炮兵这一行,怎么这么巧?你们可真是地地道道的老乡啊!” 这话听在坐在台下的炮兵第四十四团团长向守全耳里,只觉脑子里“嗡”的一声响,他猛地心头一紧,瞬间一个惊人的念头在心中炸开:难道,那个第五一八炮团的向政委,正是自己失散了近二十年的亲弟弟向守义? 兄弟俩上次匆匆一别,还在长征路上人声鼎沸的马尔康,将近二十年的时光流逝,漫长的战火纷飞,频繁的部队调动,让他们彼此失去了联系。 如今,兄弟二人皆已从青涩少年迈入中年,身材、相貌、口音都已发生不小的变化,就算弟弟真的就在身边,向守全也不一定能认得出来,这一连串惊人巧合背后,又究竟隐藏着怎样深厚的血脉羁绊呢? 短暂的休息时间一到,向守全便迫不及待地想要探个究竟,他连忙大步走向第五一八炮团向政委跟前,试图通过拉家常的方式,寻觅一丝血缘的印记。 然而,当他定睛一看,眼前这位向政委身形高大魁梧,这与记忆中那个瘦弱的弟弟形象实在相去甚远,不由得心里生出疑惑。 可他并未放弃,随即用浓厚的四川口音开始与对方攀谈,直截了当的简短对话很快便揭示出一个关键信息:原来两人的老家竟然都同在四川省达县岩门场,而且都来自那个叫做“坝下”的地方。 向守全激动得一把抓住对方的手,热切地说:“我外出当兵20年了,可还没遇见过真正的老乡呐。” 话音未落,开会的哨音再次尖锐地响起,两人欲言又止,只得暂时压下心中的万般疑惑与波澜,重新回到各自的座位上。 那一晚,向守全辗转难眠,他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父亲和弟弟的影像,这近在咫尺又似乎远在天边的亲情牵挂,让他几乎整夜未能合眼。 第二天晚饭过后,向守全的心思已然按捺不住,他决定直接询问,开门见山地先问及对方老家的具体位置,再探听他家里都有哪些人,叫什么名字。 果然,接下来的对话印证了他的猜测,向政委说,老家还有一位叔叔名叫向以斋,父亲叫向以贵,而哥哥则叫向守金,都曾经参加了红军,但在漫漫长征途中,可能不幸牺牲了。 听到这里,向守全再也无法控制汹涌的情感,所有的怀疑与隔阂瞬间消散。 他猛地拉过对方,紧紧拥抱住,激动得声音都在颤抖:“你哥没有死,你小时候是不是叫向守银?我就是你哥呀,小时候我叫向守金,是参加革命后才改为向守全的。” “哥哥,可找到你了”,向守义听闻此言,泪水顿时决堤,他再也忍不住,泣不成声地扑到向守全的怀里,哽咽着说:“我找你找得好苦啊!” 兄弟俩紧紧相拥,足足持续了十多分钟,久久不愿松开彼此,滚烫的泪水浸湿了对方的衣衫,当他们继而谈起共同的父亲时,悲喜交加的情绪,更引得兄弟俩抱头痛哭,仿佛要把近二十年的思念与痛楚倾泻而出。 向守全兄弟在朝鲜战场重逢的消息,如同一阵风般不胫而走,迅速在部队中引起了巨大轰动。 师首长和与会人员纷纷赶来,向这对革命家庭的兄弟送上最诚挚的祝贺,师部也迅速做出决定,立即将这一喜讯报告给志愿军总部,并特别为兄弟俩举办了一场隆重而温馨的庆祝宴会。 值得庆幸的是,志愿军留守处很快行动起来,将兄弟俩远在国内的夫人和孩子们都接到了朝鲜战场,久别的亲人得以团聚,这无疑是战争年代里最好的慰藉。 当地淳朴善良的朝鲜阿妈妮们闻讯赶来,为这个历经磨难而终获团圆的革命家庭送上真挚祝福,朝鲜姑娘们也为此翩翩起舞,用她们特有的方式表达着喜悦。

0 阅读:0
叨叨小科天下事

叨叨小科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