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新一轮关税谈判刚结束,贝森特回国就上CNBC节目,聊了聊谈判细节,他说中方来了七十五人,美方才十五人,人数差距大,感觉美方有点被动。 您想想这画面,中方代表团浩浩荡荡,各个部门的专家都带齐了。美方那边呢?稀稀拉拉就那么几个人。贝森特自己都觉得尴尬,说美方显得有点被动。 这事儿其实挺有意思。中方为啥带这么多人?那是有备而来啊。贸易谈判涉及方方面面,农业、制造业、金融、科技,每个领域都需要专业人士。中方把各部委的专家都带上了,遇到什么问题都能现场解答。 美方这15个人是咋回事?特朗普政府人手本来就紧张。很多关键职位还空着呢。贸易代表办公室就那么点人,临时拉几个财政部、商务部的凑数。专业性差了一大截。 贝森特说谈判现场中方文件资料堆得老高。这不奇怪。中国对美出口涉及几千个税号,每个产品的数据都得准备好。美方要是问起某个商品的出口量、价格走势,中方立马能翻出资料来。 反观美方,估计连基本数据都没带全。贝森特在节目里暗示,很多细节问题美方代表答不上来,只能说"回去研究研究"。这在谈判中可是大忌。 更有意思的是谈判座位安排。中方75人坐得满满当当,气势上就压倒性优势。美方15个人坐在对面,稀稀拉拉的,看着就像被包围了。这让人想起2021年阿拉斯加会谈那张照片,中美官员隔着超长桌子对峙。 贝森特透露的细节还挺多。他说中方代表团分工明确,主谈的谈,记录的记录,查资料的查资料。美方这边手忙脚乱,一个人得干好几个人的活。谈判效率可想而知。 特朗普政府对这次谈判期望很高。想通过关税威胁逼中国让步。结果呢?中方有备而来,每个议题都有应对方案。美方提出降低关税的条件,中方马上拿出反制清单。你来我往,美方根本占不到便宜。 贝森特在节目里还说了个细节。中方代表团里有不少年轻面孔,英语流利,对国际贸易规则了如指掌。美方代表平均年龄偏大,有些人连WTO规则都说不清楚。这代际差距也挺明显。 谈判休息时的场景更有意思。中方代表聚在一起讨论策略,随时调整方案。美方那几个人只能打电话请示华盛顿。时差问题导致很多决策都得等到第二天。谈判节奏完全被中方掌控。 贝森特说得最扎心的一句话是:"感觉像是学生遇到了老师"。中方对每个产品的关税影响都算得清清楚楚。美方提个方案,中方立马能说出对美国哪些州的企业有影响。这种专业程度让美方代表汗颜。 人数差距背后反映的是态度差距。中国把这次谈判当成大事,各部门通力合作。美国呢?特朗普觉得靠关税大棒就能搞定一切。结果谈判桌上见真章,准备不足的劣势立马暴露。 贝森特这番话在美国引起不小反响。有人批评特朗普政府太轻敌。也有人说这是中国的谈判策略,用人海战术施压。不管怎么说,75对15这个数字确实挺尴尬。 这次谈判的结果可想而知。美方想要的大幅让步没拿到。中方坚持原则立场不动摇。贝森特回国后的这番爆料,其实是在给谈判失利找台阶下。人少、准备不足,这些都成了借口。 特朗普看到这个节目估计要发火。他一直吹嘘自己是谈判高手。结果手下人连基本的谈判准备都做不好。75对15,这数字说出去都丢人。下次谈判,美方恐怕得多带点人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