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特朗普还未登机访华,中方“三连降”美债,美媒:世界离不开中国 特朗普今年第二次上

特朗普还未登机访华,中方“三连降”美债,美媒:世界离不开中国 特朗普今年第二次上台后,对华政策从强硬转向拉拢。年初他就职时,扬言要用高关税逼中国让步,结果贸易战升级,双方互加关税闹得不可开交。5月份,美中高层在日内瓦谈了暂停关税,特朗普团队松口,同意降低对华关税到30%,中国也把对美关税降到10%。这算是个临时喘息,但特朗普总吹嘘自己谈判高手,说跟中国领导人通话后,访华计划提上日程。6月5日那通电话,俩人聊了一个半小时,主要说贸易细节,还互相邀请对方访问。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说,访华可能就在不远的将来,还打算带几十个美国企业大佬去北京谈生意。日媒报道,美国官员正制定行程,目标是今年晚些时候,可能10月底亚太经合峰会前,或者9月3日中国抗战纪念阅兵时。特朗普想借这趟访华,签大单子,推动市场开放,缓解国内经济压力。美方内部有鹰派反对,但特朗普坚持,认为直接跟中国领导人面对面,能敲定更实质的协议。中国外交部回应模棱两可,只说欢迎美方相向而行,但没给出具体时间表。这反映出中美关系复杂性,一方面贸易摩擦缓和,另一方面战略竞争没停。 中方连续减持美债,释放出不依赖美国的信号。美国财政部数据表明,中国从3月起三个月连降美债持有量。3月份持有767.4亿美元,4月卖掉8.2亿,降到757.2亿,5月再减0.9亿,只剩756.3亿。这是自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低水平,中国也从第二大美债持有国滑到第三,英国超过它成了第二。专家分析,这不是突发行为,而是中国外汇储备多样化策略的一部分,转而增加黄金和其它资产持有。贸易战期间,美国用关税施压,中国反制时就考虑减债,削弱美元霸权。全球时报报道,这连续减持是第二个月在2025年发生,显示中国渐进式调整。美媒指出,这种举动加剧美国债务风险,因为中国作为大买家减少购买,会推高美债收益率,影响借贷成本。特朗普推动的大规模支出法案,让美国债务总额逼近40万亿,一旦超过这个线,市场恐慌可能像滚雪球。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警告,需跟中国谈判,避免债务危机。但中国没急于回应,继续推动去美元化,通过金砖国家用人民币结算贸易,巴西等国已开始跟进。这让美国被动,特朗普团队急于访华,就是想交换利益,稳住供应链。 美媒对全球离不开中国的感慨,源于中国在制造业和科技领域的核心地位。纽约时报文章说,特朗普从惩罚性关税转向拉拢中国,凸显北京反制措施威胁,以及中国对美经济影响。过去中国需要世界市场,现在反过来,世界供应链离不开中国。从苹果手机组装到特斯拉电动车生产,中国工厂占大头。CNN分析,半导体联盟虽有日本韩国加入,但短期内没法取代中国供应链。特朗普放松H20芯片管控,同时启动半导体2.0计划,想从供应链端围堵中国,可效率大打折扣。因为技术突破没那么快,中国在稀土和关键矿产出口上卡脖子,美国国防和汽车业就头疼。福克斯新闻评论,特朗普的大美法案虽推高债务,但经济规律摆在那,硬来会让美国孤立。全球环境变了,中国综合影响力不比美国差,制造业输出覆盖亚洲欧洲,高科技出口增长快。企业投资中国市场,设厂研发中心,避开美元风险。美媒还提到,UNESCO事件后,中国影响力扩大,美国退出让中国填补空白,推动教育和历史议题。总体看,世界经济整合深化,各国离不开中国从金融到技术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