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人的出路在哪里!这不是吐槽,是必须的思考 如今,科技迅猛发展,一种现象正愈演愈烈——找不到工作的人越来越多。 放眼望去,工厂里,机械代替了人工;其它诸多行业,机器人代替了人工。 原来工厂里需要几百、几千、甚至几万名操作工。 而现在,一个人操作数台机器便可以完成同样量级的工作,一大批工人的工作被机器抢走。 这些失业工人一部分另谋出路,有的只能失业待岗。 其他行业从业者的工作也同样不保险,随着近些年机器人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保姆机器人抢了保姆的饭碗;接待型机器人抢了前台、迎宾、客服等人员的饭碗。 甚至有机器人开始在学校的讲台上授课教书,在医院里坐疹行医看病,就连饭店里也出现了做饭炒菜的机器人,教师、医生、护士、厨师等行业从业人员的饭碗也危在旦夕。 在网络上有一个视频显示,一位保洁阿姨让扫地机器人替自己做清洁。预示着,就连清洁工扫大街的工作也存在被机器人接手的风险。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环境时期,一大部分失业者投身到了自媒体创作的行列中。 然而,现如今,自媒体行业也早已超饱和,依靠自媒体创作谋生对于大多数创作者而言也不再现实,收入不定,温饱难顾。 不可否认,迅速发展的高科技给人的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了便利。 但同时也不得不思考,高科技产品导致相当一部分人失业,这些人没有工作,失去了收入,在这个没钱寸步难行的时代,生活失去保障。 而且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上所有状况或许将愈演愈烈。 工作的科技化、机器化带来的结果是,越来越多人的工作岗位被机械或机器人取代,失业人群持续壮大。 尤其是近些年,就连当初被作铁饭碗的公职人员也正经历着大规模的裁员,为失业人群添丁加口。 日前,在网络上又看到一个新名词——尼特族,是指整日闲着啥都不干的一个族群,而且是18~35岁之间的年轻人。 另外一批则是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的学子感叹,毕业即失业。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城镇年轻人的闲置率已经达到14.5%。 这些年轻人是真的不想工作吗,并非全是。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是经历了无数次找工作的碰壁之后,奋进的信心被一点点磨灭,索性闲着摆烂,实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大多数失业闲着的人并不是不想找工作,而是工作岗位需要用人的数量越来越少。 这并不是吐槽,而是我们真的需要正视并重视的事情。 假如科技的发展能做到机械、机器人工作创造价值,然后将生活物质平均分配给人享用,实现真正的共产主义,则不必担心人口失业的问题。 如果暂时做不到,这不得不考虑如何增加人的就业机会,如何给人创造赚钱的机会。 一切皆为人生存。 对于这个话题你是怎么看的呢? 【谢谢朋友们耐心阅读,欢迎关注、评论,发表看法,一起互动交流】 (声明:本文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