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46年出生的彭云,是革命烈士江竹筠(江姐)的独子,3岁丧母后,他被父亲的原配

1946年出生的彭云,是革命烈士江竹筠(江姐)的独子,3岁丧母后,他被父亲的原配妻子谭正伦抚养长大,很多人不知道,江姐其实是彭咏梧的第二任妻子。[看] 成年后的彭云考入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1980年作为首批公派留学生赴美攻读博士,毕业后他曾短暂回国工作,但1987年再次赴美,此后定居马里兰大学担任计算机系教授至退休。 有记者问他为什么不回国发展,彭云的回答很实在:“在美国生活习惯了,回国也找不到合适的位置。”他还说,本想等做出重大科研成果再回国,但一晃就老了。 彭云的童年并不轻松,学校专门给“江姐之子”所在的班级配备了最好的师资力量,但这种特殊待遇也带来了压力:同学们总是好奇地盯着他,各种纪念活动也经常邀请他参加。 有一次在渣滓洞的纪念活动,参观结束时,有人认出了他,瞬间被人群包围,最后还是同学们想办法让他和另一个人交换了衣服,才得以离开现场,从那以后,他更不愿意抛头露面了。 养母谭正伦对彭云的影响很大,这个女人在丈夫牺牲、继子被追杀的危险时期,毅然选择抚养彭云兄弟俩,她对彭云管教很严,不许他因为特殊身份而骄傲自满。 谭正伦晚年想去美国看孙子,甚至已经开始学英语,但突发脑溢血去世,没能实现这个愿望,彭云说这是他最大的遗憾,“她对我比亲生母亲还亲,我却没能让她享受天伦之乐。” 关于母亲江姐的遗愿,彭云有自己的理解,江姐在狱中写信给谭正伦,希望儿子“踏着父母足迹,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彭云晚年接受采访时说:“母亲的遗愿,我可能只完成了一半。” 这“一半”指的是什么?彭云在马里兰大学教书育人30多年,培养了大批中国留学生,其中不少人后来回国参与科技建设,他的儿子彭壮壮曾在微软中国担任高管,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报国。 彭云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他在美国的家里一直挂着江姐的照片,经常向学生们讲述母亲的故事,他也多次回国参加纪念活动,表达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2019年,73岁的彭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身在海外,但心始终向着祖国,他说:“我可能没有完全实现母亲的期望,但我从未忘记自己是中国人。” 彭云的人生轨迹或许不够完美,但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衡和取舍。 信源:搜狐新闻 49年江姐牺牲,儿子彭云晚年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