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美国妥协后,越南总理找上中国,表明立场,大量中资企业将撤离!
2025年7月2日,越南和美国签了个关税协议。越南出口到美国的商品要交20%的税,从越南转口的第三国商品(主要是中国货)更是高达40%。可美国卖到越南的东西,居然全是零关税。
这协议一签,越南总理范明政赶紧跑到中国,又是强调中越友谊,又是说要深化合作。可结果,大量中资企业直接用撤资来表态。
其实,这事得从越南的经济结构说起。越南这些年靠出口赚了点钱,全押在美国市场上。2024年越南对美贸易顺差高达1220亿美元,占全年出口总额的近30%。美国一发动关税战,越南慌了。
越南为了保住美国市场,只能答应不平等条约。可他们没想到,越南制造业本来就依赖中国原材料,光伏、电子、纺织这些行业,80%的零部件都来自中国。
现在美国要查供应链,要求60%的零部件必须“去中国化”,这就是逼着中资企业要么多花钱换原料,要么撤资。
东莞有家电子厂就是典型例子。这家厂在越南北宁省的工厂,90%的零件从深圳运过来,组装完出口美国。以前能省12%的关税,现在倒要多交40%的惩罚税。算下来每单生意都亏钱,只能裁员迁回广西。
更惨的是,越南本地配套企业也跟着遭殃。胡志明市工业区空置率一周涨了7个百分点,120家越南工厂因为中资订单减少,只能停工待料。这分明是在拆自己的台。
越南政府不是不知道后果。总理范明政的骑墙策略,就是想两头占便宜。可他们低估了中国企业的决心。
7月以来,已经有35家中资企业申请撤资,涉及金额22亿美元。广东一家纺织集团直接关了越南的三家染厂,把产能搬到孟加拉国。虽说孟加拉关税高5%,但人家不搞供应链政治审查,图的就是个安稳。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越南一边讨好美国,一边还想从中国捞好处。他们批准美国企业在海防港设“矿产加工转口区”,把中国稀土运过去简单加工,就敢标“越南制造”出口。
这种小动作,中国能看不出来?中国商务部已经发话,要通过RCEP加强和泰国、马来西亚的合作,开辟新的中转通道。中越边境还试行“一日清关”,吸引高附加值产业回流。
如今,越南的问题出在战略短视。中资撤离只是开始,更严重的是产业链断裂。三星、富士康这些外资企业,70%的零部件依赖中资供应商。要是中资全走了,他们的生产线也得停摆。
越南央行数据显示,7月外资净流入骤降62%,中资占比从35%跌到12%。这还不算完,日本、韩国企业也在观望,随时准备转移产能。
中资撤离带来的不仅是越南政府的经济损失,还有15万工人失业,连带影响50万人的饭碗。社会动荡的风险一高,谁还敢来投资?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这场关税协议,说是越南的“国运豪赌”,不如说是,他们用经济主权换短期利益,最后只能两头不讨好。中资企业的撤离,不过是这场糊涂账的第一页罢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