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清朝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之前,密旨征求各封疆大吏的意见,大多数封疆大吏是反对的。

清朝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之前,密旨征求各封疆大吏的意见,大多数封疆大吏是反对的。 他们认为赔偿数额太庞大,不如迁都西安,继续与日本持久对抗,清军当时的新军也初具规模,有一定战斗力,凭借空间优势能够将日本耗赢。投降的话,不但割让台湾,还赔偿2亿两白银,加上利息超过3亿两,实乃国之大耻。 然而​慈禧太后力主投降,她认为就算能赢,但战争旷日持久,内部矛盾可能被激化,导致自身政权被颠覆。投降只是金钱和国土的损失,政权却不会受到威胁。所以她选择了投降,同意签署了马关条约。 当时日本也是赌上国运,举全国之力打的甲午海战,国内消耗严重,粮食物质极其匮乏,出现了百姓饿死的现象。 所以清政府要是继续拖下去,打下去,日本国内可能会更快出现内乱。历史也许会是另一个结局。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85
用户10xxx85 13
2025-07-12 16:04
和日本人耗,可以耗死日本,可耗到两败俱伤,俄罗斯进入呢?

小二上壶茶 回复 07-12 17:38
你西伯利亚铁路修成了没有,顶破天了,能出动5万人的兵力。更何况小日本对东北也是有企图的,要不然干涉还辽,它也不会参与进去。他有那个能力打,他干涉什么干涉直接打就行。以洋制洋不是李鸿章的拿手好戏吗,让他上不就行了。

路过而已都不行
路过而已都不行 2
2025-07-13 15:35
所以这就是清政府的局限性,汉人从来都是防范的重点,一直到灭亡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