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B端产品,如果只盯着功能,很容易陷入“做得越多,错得越狠”的困境。本文用“城市规划vs室内装修”的比喻,把宏大的企业架构拆成业务、数据、应用、技术四条主线,再落到产品架构的模块、数据流与技术栈,让你看清每一个需求背后的商业源头。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已经为大家分享了我们如何去分析业务。那么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如何利用分析好的业务去设计我们的产品架构,如果我们用更专业点的话来说就是如何利用企业架构去设计我们的产品架构。
01认知入门:先搞懂基本概念
1.1企业架构(EnterpriseArchitecture)的四维解构
我们先来回答一个问题,什么是企业架构?这里给出一个标准定义
[标准定义]企业架构是连接企业战略与落地方案的顶层设计框架,通过业务架构、数据架构、应用架构、技术架构四大支柱的有机协同,系统化描述企业运营模式及技术支撑体系。
那如果用产品的视角来翻译一下就是。
产品经理视角的企业架构定义
业务架构:企业的“业务发动机”,定义核心价值创造流程(如制造企业的订单履约链、零售企业的商品生命周期管理)
数据架构:企业的“数字血液”,规划数据资产的采集、存储、治理与流转(如客户主数据统一管理方案)
应用架构:企业的“业务神经系统”,设计支撑业务的系统组合及交互关系(如ERP与CRM系统集成方案)
技术架构:企业的“数字底盘”,确定技术选型与基础设施架构(如云原生架构选型策略)
而在一家企业中产品的演化流程也就是下面几个阶段
企业战略→业务架构(企业要做什么)→数据架构(需要哪些数据支撑)→应用架构(用什么系统实现)→技术架构(服务器/网络怎么搭)→产品架构(具体功能怎么设计)
1.2产品架构(ProductArchitecture)的工程本质
接下来第二个名词——产品架构。
专业定义:产品架构是业务需求向技术实现转化的中间层设计,通过功能模块划分、数据流向定义、接口规范制定,构建满足业务可行性、技术可扩展性、用户体验性的系统蓝图。
而最常见的B端产品架构逻辑,我们可以称之为乐高拼装法则:
底座层:基础数据中心(用户、组织、权限等公共模块)
功能层:业务核心模块(如采购管理、生产计划)
交互层:多端适配组件(PC端工作台、移动端APP、API接口层)
任意产品架构设计的核心目标就是下面三个:
业务视角:解决”钱从哪里来”(如供应链优化、客户转化提升)
技术视角:解决”系统怎么支撑”(如数据接口设计、微服务拆分)
用户视角:解决”用起来顺不顺手”(如操作路径是否简洁)
二、进阶理解:产品架构与企业架构二者的关联是什么?
首先用大白话来解释:
-企业架构是城市规划:决定商业区、住宅区的位置(业务分区)
-产品架构是室内装修:每个房间的用途(模块划分)、水电走线(数据流)
城市规划vs产品设计对照表:
而平时我们推导一个具体的产品架构或者新的产品架构设计时,本质我们就是在从企业架构进行推导。
例如,在企业内当在管理层希望在今年加强某某能力建设时,都是在提业务能力,然后对于信息化来说是将业务能力中的核心部分翻译为产品机会。
我举个例子来说:
[25年核心业务能力]供应链协同能力建设
我们在这里都可以清晰的看到,每一个产品能力的核心都是从业务能力推导而出发的。
因此掌握企业架构是B端产品设计的底层逻辑,这句话一点都不过分,只有你更深入的理解了企业业务发展,你的产品架构设计才能正确且高度贴合企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