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大佬预言L3成豪华车分水岭,智驾分级背后各打算盘

青梅忆往昔 1周前 (03-28) 阅读数 172 #推荐
说实话,现在买车,光看轴距、比价格,那真是有点老黄历了。啥A级车、B级车,听着都快过时了。现在车企们嘴里蹦出的,都是什么“智驾分级”,H几G几的,一套一套的,搞得跟电影分级似的,比电影还卷。

你说这智能驾驶,真有那么重要?车企们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又是发布方案,又是细化等级,恨不得把“自动驾驶”四个大字贴在车屁股上。广汽的冯兴亚就说了,以后智驾功能,那就是衡量汽车水平的新标准。这话听着,有点耳熟,是不是像极了当年比拼发动机排量?这事儿,往深了想想,有点意思。

先说说这“智驾分级”。各家车企都搞了自己的标准,什么“千里浩瀚”,什么“天神之眼”,名字一个比一个酷炫。长安、比亚迪、吉利、奇瑞、广汽,五大车企排着队给你上课,恨不得让全民都懂智驾。就拿广汽来说,一口气推出G100到G1000五个版本,从芯片供应商到算力,都给你扒得清清楚楚。说白了,就是想告诉你,我这智驾,靠谱!但问题来了,这标准谁说了算?

消费者真能搞清楚这G100和G1000的区别吗?别到时候,花了大价钱,买了个“高配智驾”,结果体验跟“低配”没差多少,那可就闹心了。再说说这“价格战”。比亚迪带头降价,其他车企也不得不跟上。一边是智驾车型“增配不加价”,一边是非智驾车型“不智驾就降价”。

这套路,是不是有点眼熟?没错,跟当年的“以价换量”如出一辙。但问题是,这“智驾”真的值这个价吗?消费者真的需要这么多花里胡哨的功能吗?冯兴亚说,智能化是消费者所需,也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这话没错,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当我们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智能化”上时,是否忽略了汽车最基本的属性——安全、可靠?智能驾驶再牛,也只是辅助,真正的驾驶员还是人。如果过度依赖智能驾驶,反而可能麻痹驾驶员的警惕性,造成安全隐患。而且,这“智驾”背后,还藏着更深层次的变革。冯兴亚就说了,L3的落地会成为豪华品牌的分水岭,智驾方案分级代表着汽车产品传统分级形式的重构。

这话的意思是,以后豪华车,不光要看牌子、看内饰,还得看智驾水平。问界M9、小米SU7的热销,不就说明了这一点?但豪华品牌,真能靠“智驾”翻身吗?这事儿,还真不好说。毕竟,豪华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仅是技术,还有品牌积淀、设计理念、服务体验等等。如果只是简单地堆砌智能驾驶功能,而忽略了这些更深层次的东西,那恐怕也只是昙花一现。

广汽现在也在all in 智驾,又是“番禺行动”,又是跟华为合作。看得出来,是想在智能化浪潮中抓住机会。但能不能成功,还得看它能不能把“智驾”真正融入到产品基因中,而不是简单地把它当成一个卖点。说到底,这“智驾分级”,既是车企们的竞争手段,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消费者在选择时,还是要擦亮眼睛,别被那些花里胡哨的概念忽悠了。毕竟,买车是为了方便出行,而不是为了成为“智能驾驶”的试验品。当我们都在讨论L3、L4的时候,别忘了,汽车最核心的价值,还是安全、可靠、实用。这才是汽车的“基本盘”,丢了这个,再智能,也是空中楼阁。
评论列表
  •   用户44xxx09  发布于 2025-04-07 01:19:16  回复该评论
    所有老司机对于现在吹得天花乱坠的所谓“智驾”都是嗤之以鼻的,命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好。就算真的开了装有“智驾”的电车,他们潜意识里的安全底线根本就不会指望“智驾”帮忙,危险时刻能不BUG死机OTA升级添乱就谢天谢地了。只有那些刚拿驾照两三年的菜鸟,因为自己的无知无畏,被无德的车企忽悠得虚荣心爆棚,花了冤枉钱不说,关键上路以后还真的敢笃信“智驾”是保命符,然后被各种所谓“睡着了电车自动开回家”的神话洗脑,最后不知不觉放松了警惕,再加上电车“一撞火化”功能,白白丢掉性命。最后车企再发个只有自己能看的“后台数据”成功甩锅,加上雇佣水军网络洗地,继续祸害后来人。
  •   用户98xxx44  发布于 2025-04-02 11:40:12  回复该评论
    除非完全放手无方向盘,无油门踏板和刹车踏板的零接管智驾。其它所有宣传智驾的都该抓起来判刑,因为在机器和人脑决策之间,人脑在决定是接手还是不接手肯定会存在时间延迟,很容易导致事故。并且在自己开车的时候,人脑是高度集中在开车上,而让位给智驾,人脑肯定会出现懈怠和不集中的问题,也导致车机和人脑切换延迟。整天在网上发视频吹牛B的都该以危害公共安全抓起来处罚。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青梅忆往昔

青梅忆往昔

青梅忆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