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俄载人登月时间预测:美2027年,俄2031年,中国是什么时候

江卿曻 2个月前 (02-17) 阅读数 6594 #国际

文|江卿曻

编辑|江卿昇

前言

随着航天科技的飞速发展,全球各国都在积极展开载人登月的宏大计划,力求在这场人类历史性的探月竞赛中占得先机。

美国作为最早实现载人登月的国家,一度主导着这一领域的发展,但时至今日,面临着多次的技术瓶颈和计划推迟。

与此同时中国的航天计划日渐成熟,目标直指2030年的载人登月,俄罗斯则把它的希望寄托在2031年。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作为新兴的航天大国,中国能否如期完成这个历史性的任务?俄罗斯又能否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实现预定目标?

技术困境与延期

美国的载人登月计划经历了许多波折,特别是在技术上遇到了一些不可预见的困难,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就以“阿波罗11号”将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送上了月球。

开创了载人登月的历史,可是由于当时网络条件的限制,越来越多的人怀疑登月的真实性,现在这个曾经在航天领域领先的国家,面临的却是多次计划推迟和技术难题的挑战。

首先最初计划在2024年执行的“阿耳忒弥斯2号”任务就已经推迟到2025年,原因是“猎户座”飞船的隔热罩出现了技术问题。

这个问题直接影响了飞船的热防护系统,无法确保飞船在重返地球大气层时不会被烧毁,即便是20世纪60年代的“阿波罗”计划,使用的隔热材料也面临过类似的技术难题。

当时技术条件和材料的测试也没有像今天这样反复的修正,专家认为这也反映出美国航天事业的难题,尽管技术不断进步,但也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一些意想不到的复杂问题。

2025年已经到了2月份,美国航天局NASA也已经决定在解决这些问题后继续推进计划,即使“阿耳忒弥斯2号”能够顺利实施,之后的“阿耳忒弥斯3号”任务预计也要推迟到2027年。

意味着美国的载人登月任务将远远滞后于原定计划,这个推迟对于整个航天事业来说,无疑是会影响美国在太空竞赛中的地位,也会加剧国际间对技术进步的怀疑和竞争压力。

如此一来美国是否能按照原定计划完成载人登月,变得尤为复杂,即使没有进一步的技术问题,推迟的任务安排也必定会让美国在这场竞赛中落后于其他国家。

受限的资源与战争阴影

俄罗斯的载人登月计划原本被定为2030年左右,但如今看来,计划已经陷入了重大困境,俄罗斯的航天局曾在2022年宣布,他们将在2030年之前完成载人登月技术的准备工作。

因为俄乌战争的持续,这一目标随着预算问题的加剧,逐渐变得遥不可及,由于战争带来的经济压力,俄罗斯的航天预算遭遇了削减。

直接影响了“叶尼塞”超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进度,导致原本的计划被迫推迟,俄罗斯的载人登月计划分为多个阶段,首先是“出击”阶段,主要是研发和建造环月空间站基础舱。

测试载人飞船“鹰”的设计,接着进入“前哨”阶段,计划在月球表面完成首次降落,再到“基地”阶段,俄罗斯希望在月球上建立多功能基地,并进行长期科学研究。

俄乌冲突的长时间消耗,俄罗斯的经济支撑和技术研发能力受到巨大冲击,这些宏大的目标几乎已经无望按期完成。

特别是超重型运载火箭“叶尼塞”的开发进展严重滞后,按照最初的计划,这款火箭本应在2025年左右开始研发,然而由于资金短缺和技术瓶颈,这一项目自2021年便停滞不前。

如果“叶尼塞”火箭能够按计划研发成功,那么载人登月任务可以在2031年到2040年之间完成。

现在的问题是,火箭的研发进度远远落后,且未来是否能够恢复仍是未知数,俄罗斯的技术准备进展艰难,且不断被迫调整时间表,所有这些都使得载人登月计划显得越来越遥远。

俄罗斯方面保持着一定的信心,认为如果战争能够尽早结束,国家将能尽快恢复经济,进而推动航天项目的进展,但考虑到目前的局势,这一计划的实现依然充满变数。

对于俄罗斯来说,如何平衡航天发展和国内其他重要领域的资源分配,成为了摆在面前的巨大难题,俄罗斯能否在2025年重启“叶尼塞”火箭的研发,并最终在2031年实现载人登月,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中国的登月计划

与美国和俄罗斯的推迟不同,中国的载人登月计划一直在稳步推进,中国早在2013年便完成了首个无人登月任务,嫦娥三号着陆月球,随后在2019年嫦娥四号成功实现了人类史上首次在月球背面着陆。

继这一系列无人任务的成功后,中国逐渐将目标转向了载人登月,并已经在多个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

根据最新的计划,中国的首次载人登月任务预计将在2030年之前完成,中国的载人登月计划并不仅仅是送航天员到月球表面那么简单,而是包括了多项复杂的技术挑战。

比如月面着陆器,载人飞船的搭载能力,月球车的巡视以及样本采集等任务,为了支持这一目标,中国的航天部门已经开始了相关设备的研发。

并且在2023年公开征集了月球飞船和登月服的名称,最终将飞船命名为“梦舟”,月面着陆器命名为“揽月”,登月服命名为“望宇”,月球车命名为“探索”。

这些命名背后代表的是中国航天的雄心与文化自信,通过这些象征性的名称,可以看到中国不仅注重航天技术的创新,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向全球展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值得一提的是月面着陆器“揽月”将是完成从环月轨道到月球表面运输的关键设备,其设计目标之一就是支持航天员在月面上完成一系列科学实验和技术测试。

月球车“探索”则将在月面上进行巡视,采集月壤样本,为后续的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至于载人飞船“梦舟”,这款新一代飞船是在中国之前的“神舟”飞船基础上进行升级的,具备更强的能力,能够支持多任务执行。

“梦舟”设计为模块化结构,可以搭载最多7名航天员前往中国空间站,而在执行载人登月任务时,它能够容纳3名航天员完成地月之间的往返。

飞船的设计强调了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航天员能够顺利完成月面任务并返回地球,中国的载人登月任务不仅涉及飞船和着陆器的研发,还包括一系列的技术试验。

如何确保航天员在月面上的安全生活和科学实验,以及如何高效回收月球样本,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技术验证。

目前中国已经在多个领域取得了进展,尤其是在火箭技术方面,长征十号火箭的研制工作已接近完成,这款火箭的设计旨在将载人登月飞船和月面着陆器送上环月轨道,预计将在2027年进行首次发射。

在美俄相继推迟载人登月计划的同时,印度和日本等国则选择了不同的策略,积极推动自己的航天计划,尤其是在国际合作方面的布局值得关注。

印度的“月船3号”任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月球南极着陆后,印度成为第四个成功将探测器送上月球的国家,同时也是首个在月球南极地区着陆的国家。

计划在2040年实现载人登月,并在2050年前建立月球基地,印度的登月计划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强调低成本探索,二是注重国际合作。

2023年印度与日本达成协议,双方将在月球极地探测领域展开合作,两国计划联合发射“月船5号”,预计将在2028年或2029年实施。

结语

从中美俄到印度和日本,各国的载人登月计划都有各自的特色与挑战,虽然目前美国和俄罗斯面临技术与资金的双重考验。

中国的稳步推进和印度日本的合作仍给人以希望,在这场载人登月的竞赛中,无论哪个国家最终登上月球,都将成为人类航天史上的伟大里程碑。

参考资料

光明网2025年2月12日《2030年,实现载人登陆月球》报道

新民晚报2024年12月13日《新民环球|载人登月计划新动向:俄美相继推迟,日印合作推进》报道

极目新闻2024年12月6日《遭遇研发挑战?美国“阿耳忒弥斯2号”载人绕月任务推迟至2026年》报道

评论列表
  •   强哥  发布于 2025-02-21 14:35:37  回复该评论
    大漂亮2027?简直是放屁,人家都说暂时不玩了还2027!空间站那两个都快要死了还在太空呆着呢
  •   用户10xxx26  发布于 2025-02-21 10:18:48  回复该评论
    宇宙尘埃还跟温度有关吗?,他只和三态变化有关。比如水泥在没有水的情况下,温度最低也不会是固体,只能是粉末。最低温度下,没有气体就只有固体和粉尘!
  •   好多多  发布于 2025-02-18 16:40:18  回复该评论
    一看美国人登月就假的,因为月球温度都零下,几十度到几百度,我们家住在北方人都知道,冬天地面像铁板一样,汽车路过不留任何痕迹,美国人月球车留下痕迹就是最大骗局,因为美国人月球车重量没有几吨,是不可能留下任何痕迹的…
  •   大鸟归巢  发布于 2025-02-20 11:25:37  回复该评论
    没看官方发言吗?中国2030年之前实现载人登月,以中国一贯严谨的态度,这个时间只会提前不会延后。
  •   KQ  发布于 2025-02-20 07:32:45  回复该评论
    我预测:中国会在2029年11月28日完成载人登月任务。
  •   WD  发布于 2025-02-22 14:46:17  回复该评论
    美国不可能是2027年!估计与中国相差一年内(不排除中国先)。俄罗斯2031年做不到!
  •   wang  发布于 2025-02-22 21:28:14  回复该评论
    霉在2027年尝试登月发射,到2035年才成功登月。[哭笑不得][哭笑不得][哭笑不得]
  •   捞面  发布于 2025-02-18 20:08:36  回复该评论
    我们啊,等准备好的时候,无须随外人起舞
  •   好多多  发布于 2025-02-19 18:59:11  回复该评论
    你这种思维不要出来说话,免得别人笑话你文盲,我们用合金钻头在月球钻头不下去,一个车压过去会有痕迹,那和有没有水能扯上关系,物体在零下一百度冻成一体,和水能扯上,你也是人才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江卿曻

江卿曻

道不完的历史,讲不完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