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变卦,基辅或陷投降绝境?

沐沐熬夜 6天前 阅读数 2359 #推荐

英国首相斯塔默在英法主导的“志愿联盟”会议上,突然改变了原本打算组建并派遣欧洲地面部队援助乌克兰的计划。这一戏剧性的转变,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将欧洲在对乌支持问题上存在的分歧和困境赤裸裸地暴露了出来。

此前,英国和欧洲曾信誓旦旦地计划派遣上万人的地面部队,去守卫乌克兰的重要城市、港口和核电站,妄图以此确保所谓的和平。可现实却狠狠打了他们一巴掌,英国和欧洲的计划很快就软化了。他们不再执着于地面部队的部署,转而把重点放在了基辅军队的重建和重新武装,以及加强空中和海上保护上。一位参与讨论的消息人士无奈地表示,派遣大规模地面部队风险实在太高,而且部队数量远远不足以完成守卫任务。“其实一开始英国就坚持这个想法,是法国希望采取更强硬的手段。”

按照新的计划,英国和法国的军事教官会被派往乌克兰西部,表面上看是兑现了部署军队的承诺,但实际上这些部队根本不会靠近前线,也不会去守卫重要设施或保护乌克兰军队。飞机将承担起保护乌克兰领空的任务,为地面的西方军队提供空中掩护。英国和欧洲的武器也会继续提供给基辅,但这也只是在俄罗斯违反协议条款时,让乌克兰能稍微有点底气。

这一变化的背后,是欧洲主要大国对组建“志愿联盟”援乌部队的热情逐渐冷却。2024年11月11日,斯塔默和马克龙还讨论了组建“核心盟友集团”来应对局势变化。可特朗普上任后,他的俄乌停火努力让乌克兰和欧洲各国都感到十分错愕,欧洲国家组建“志愿联盟”援乌部队的紧迫性一下子就降低了。特朗普政府在俄乌冲突上的政策虽然没有根本性转变,但最初的“急切”态度明显冷却了,切断的对乌情报支援和武器供应也大致恢复了,乌克兰甚至还提出了对美武器采购计划。

在欧盟内部,组建援乌部队根本就不现实。英法想通过组建“志愿联盟”来实现目的,但在3月15日的“志愿联盟”视频会议上,虽然有35个国家报名参加,可真正承诺派兵的却寥寥无几。3月27日的巴黎峰会也没能就向乌克兰派兵达成一致,欧洲国家根本就不愿意激化与俄罗斯的对抗,更不想和俄军发生直接交火。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洲各国在对乌支持问题上就一直存在分歧。英国、法国等国家想通过军事援助来对抗俄罗斯,而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则更加谨慎,担心与俄罗斯直接对抗会引发更大的冲突。这种分歧在“志愿联盟”的组建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波兰总理图斯克虽然表示会继续为乌克兰提供后勤、财政、人道主义和军事支持,但并没有向乌克兰部署波兰军队的打算。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也只是说瑞典军队可能成为乌克兰维和部队的一部分,并没有明确承诺派兵。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更是直接表示,意大利不会派兵进入乌克兰。

俄罗斯的强硬态度也对欧洲国家的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早在2024年11月英法提出组建针对俄罗斯的“核心盟友集团”时,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就讽刺这是“头脑发热”。针对3月11日法国主导多国军方首脑会议、3月15日英国主导的多国领导人视频会议,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北约国家军队出现在乌克兰完全不可接受。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更是警告,如果北约军队进入乌克兰,将意味着全面冲突。

欧洲国家在战略自主方面的长期困境,也影响了对乌支持的力度。欧洲从1992年就开始有组建独立于美国之外的一体化防御力量“欧洲军团”的动议,但至今都没有成功。此次英法试图通过组建“志愿联盟”来实现这一目标,但在实际操作中困难重重。美国政府也对此持怀疑态度,有高官嘲笑英法“只是做做样子”而已。

在这样的背景下,基辅的处境愈发艰难。乌克兰的和平与安全不能只依赖外部的军事援助,更需要自身有强大的防御能力。可长期的冲突消耗已经让乌克兰的经济和军事能力受到严重削弱。尽管西方国家提供了大量武器和资金支持,但这些援助往往附带条件,根本难以满足乌克兰的实际需求。斯塔默的迅速变卦,或许真的意味着基辅在此次冲突中除了投降已别无选择。这一局面值得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深刻反思。

评论列表
  •   海阔天空  发布于 2025-05-05 17:50:00  回复该评论
    美乌矿产协议签了!英法连喝汤的机会都没有了,英国佬还有动力吗?实话实说,白皮只看重利益,其它都是逗你玩!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沐沐熬夜

沐沐熬夜

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