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变卦,基辅或陷投降绝境?
英国首相斯塔默在英法主导的“志愿联盟”会议上,突然改变了原本打算组建并派遣欧洲地面部队援助乌克兰的计划。这一戏剧性的转变,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将欧洲在对乌支持问题上存在的分歧和困境赤裸裸地暴露了出来。
这一变化的背后,是欧洲主要大国对组建“志愿联盟”援乌部队的热情逐渐冷却。2024年11月11日,斯塔默和马克龙还讨论了组建“核心盟友集团”来应对局势变化。可特朗普上任后,他的俄乌停火努力让乌克兰和欧洲各国都感到十分错愕,欧洲国家组建“志愿联盟”援乌部队的紧迫性一下子就降低了。特朗普政府在俄乌冲突上的政策虽然没有根本性转变,但最初的“急切”态度明显冷却了,切断的对乌情报支援和武器供应也大致恢复了,乌克兰甚至还提出了对美武器采购计划。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洲各国在对乌支持问题上就一直存在分歧。英国、法国等国家想通过军事援助来对抗俄罗斯,而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则更加谨慎,担心与俄罗斯直接对抗会引发更大的冲突。这种分歧在“志愿联盟”的组建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波兰总理图斯克虽然表示会继续为乌克兰提供后勤、财政、人道主义和军事支持,但并没有向乌克兰部署波兰军队的打算。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也只是说瑞典军队可能成为乌克兰维和部队的一部分,并没有明确承诺派兵。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更是直接表示,意大利不会派兵进入乌克兰。
俄罗斯的强硬态度也对欧洲国家的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早在2024年11月英法提出组建针对俄罗斯的“核心盟友集团”时,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就讽刺这是“头脑发热”。针对3月11日法国主导多国军方首脑会议、3月15日英国主导的多国领导人视频会议,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北约国家军队出现在乌克兰完全不可接受。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更是警告,如果北约军队进入乌克兰,将意味着全面冲突。
在这样的背景下,基辅的处境愈发艰难。乌克兰的和平与安全不能只依赖外部的军事援助,更需要自身有强大的防御能力。可长期的冲突消耗已经让乌克兰的经济和军事能力受到严重削弱。尽管西方国家提供了大量武器和资金支持,但这些援助往往附带条件,根本难以满足乌克兰的实际需求。斯塔默的迅速变卦,或许真的意味着基辅在此次冲突中除了投降已别无选择。这一局面值得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深刻反思。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