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钟19个导弹连全军覆没,82架战机被击落,此战给我们敲响警钟
如今世界的格局已经逐渐清晰,东西之间的对抗也日益激烈,美国更是在我们家门口陈兵。
虎视眈眈,毫不掩饰为了阻止我国和平崛起的野心。
一方面的解放军绝对是有实力,在自己家门口面对美国的军事霸权。
然而另外一方面,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案例却也在时刻的提醒着我们战争的可怕。
中东这块区域在历史上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除了拥有这极为丰富的资源以外。
其位置更是连接中欧之间的走廊,历史上的数个大国都曾将军事力量投送到这里。
不过最终却都落得一个折戟沉沙。
强如苏联又如何?一样在这里撞了南墙,即使美国又怎样,多年之中在这里投放大量资源。
最终一样灰溜溜的离开了。
可即便是没有了外来的势力干涉,本地的势力依旧在中东搅起风云。
尤以以色列与中东各国之间的战争更甚。
1982年正值第五次中东战役,当时的以色列就与叙利亚展开了激烈的大战。
为了夺取贝卡谷地,双方再次投入了大量的兵力。
我们都知道现代战争之中制空权的重要性,丧失制空权很多的军事部署都将暴露在对手面前。
由此也就有了为争夺贝卡谷地制空权,双方在空袭与反空袭之间的作战。
当时的以色列空军和地面部队相互协同,对此地发动打击。
以往的时候我们总是说,一场海湾战争将我们彻底打醒之类的话。
甚至直到现如今,依旧被称之为军事史上的奇迹。
美军以极为微小的伤亡,就击溃了百万雄兵的伊拉克陆军。
而与海湾战争相比较起来,贝卡谷地之战同样是不遑多让。
要知道在此之前的时候,叙利亚可是在这里苦心经营了十年之久的时间。
同时在这里投入了海量的资金,单单是“萨姆-6”防空导弹。
叙利亚就花费20亿美元,在这里部署了19个!可以看出叙利亚队这里也极为重视。
当你重视的时候,敌人自然也是知道了你想要保护的。
于是针对这里的打击行动就此开始。
仅仅6分钟的时间里,这些被叙利亚苦心经营的,整整19个防空导弹部队就被摧毁。
叙利亚方面自然也出动了空军部队前往迎敌。
同样的是,迎战的行为一样换来了以色列部队的打击。
即使是进入到了空战之中,依旧被以色列打了一个82:0的战绩。
此次取得的战绩,也成为了联合作战之中的一个经典案例。
通过6分钟就摧毁地方经营20年之久的战略要地,就可以看的出来以色列的强横战斗力。
毕竟周围强敌环伺,以色列能够生存到如今也是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的。
那么为什么他们可以有这样强大的战斗力呢?
我们都知道以色列是一个面积算不上大的城市,人口方面爷才不过千万左右。
在中东这个火药桶之中生存,可以说从一开始建国的时候就与战争紧密相连。
这样的局面也就造就了,他们必须要随时警惕周边的国家。
因为国土面积的劣势,一旦但他们遭遇到大规模的突发情况之际。
稍微出现一些差池,也就等同于近乎灭国一般的毁灭性灾难。
甚至可以说没有转换的余地,这一点就使得我们难免想到艾跃进教授之前说的话。
“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就是拥有广袤的国土面积”,显然以色列并没有这样的基础。
所以也就造就了以色列的一个特性,那就是随时做好打仗的准备。
常年来,以色列一直维持很高的备战水平。
他们的存在导致以色列的军队,可以做到随时投身到战场之中。
同时这些部队并不单单只是维持高水平的备战,也在不断的汲取之前的战争经验。
还是以这一次的贝卡谷地之战为例,发生在这一次的战争之前。
其实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之中的经验就已经被他们研究。
当时他们就已经发现,埃及和以色列的防空体系对以色列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战争期间,他们空军部队面对敌方战机的战损比高达24.8%。
而到了贝卡谷地之战的时候,他们就开始频繁的使用无人机飞抵贝卡谷地。
研究萨姆-6的雷达频段,并且在此之前还针对性的研究了电子干扰设备。
虽然这次的战斗仅仅用时几分钟,就摧毁了敌方努力的经营。
可是在此之前的时候,以色列就已经开始针对性的制定了相关的工作。
他们的行动无疑证实了一句话,“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并且我们都知道以色列是全民皆兵的,招募空军飞行员的选拔又极为严苛。
强大的人才质量,也保证了这些飞行员是完成战斗胜利的基础。
反观叙利亚方面,第四次中东战争之中就凭借萨姆-6斩获了不错的成绩。
之后却并没有对这方面深入研究,尽管战前强化了防空部队却依旧迎来了惨败。
面对新的战争的时候,却还是以过去的功劳为荣。
丝毫没有意识到,当时的战争已经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新形势上的调整不足,也就已经注定了在战争之中将会迎来惨败。
毫无疑问的是贝卡谷地之战,或者说历次的中东战争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沉思。
我们很难不意识到,战争之中的局面是千变万化的。
就像这两次中东战争,使用同样武器的叙利亚没有做到先敌所想也迎来了自己的迎头痛击。
所以解放军一直以来的枕戈待旦也未尝不是对未来战争的设想。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