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工信局现任领导班子

翠曼与趣事 1天前 阅读数 445 #社会

翁晓岚,女,1976年4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1996年8月参加工作,法学学士。现任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

阮燕山,男,汉族,1965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二级巡视员。

邓建华,男,汉族,1967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现任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上官峰,男,汉族,1971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工学学士。现任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吴乾松,男,汉族,1972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法学学士。现任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厦门市纪委监委驻市工信局纪检监察组组长。

王忠和,男,汉族,1977年2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员,在职研究生学历,公共管理硕士。现任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彭军锋,男,汉族,1975年3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现任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

赵石磊,男,汉族,1981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现任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

厦门作为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经济特区,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政策红利和产业创新,在2024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经济答卷。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8589.01亿元,同比增长5.5%,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0.3:36.6:63.0,第三产业占比稳居主导地位,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与活力。

一、产业升级: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

第二产业作为增长引擎,全年增加值3147.40亿元,增长6.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0%,35个行业大类中有26个实现增长。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9.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6.3%)、金属制品业(增长70.2%)三大行业合计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6.0%,成为核心增长极。新能源产业集群产值增长19.4%,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69.7%和24.7%,凸显绿色转型成效。

第三产业增加值5415.28亿元,增长4.8%,占比63.0%,对经济稳定支撑作用显著。会展业全年举办展览活动193场,增长27.0%;旅游业接待游客1.28亿人次,旅游总花费1911亿元,分别增长16.6%和21.9%,演唱会经济等新业态成为新亮点。金融业稳健运行,绿色信贷余额突破2000亿元,全国首创“厦绿融”数字识绿平台,海洋碳汇交易超19万吨,占全国蓝碳市场半壁江山。

二、开放型经济:外贸韧性与对台合作深化

外贸进出口总额达9326.1亿元,其中出口4980.11亿元,增长11.3%,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51.1%,成为增长最快的领域。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676亿元,对台贸易增长12%,台商投资基金总规模突破60亿元,新设台资项目增长19%,金门高粱酒全球分拨中心等标志性项目落地,凸显对台经贸合作优势。

厦门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1225.47万标箱,货物吞吐量1799.3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21%和1.54%,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增长14.81%,为外贸发展提供坚实物流支撑。

三、创新驱动:高新技术企业与新质生产力崛起

科技创新成为核心动能,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4735家,净增526家,居全省首位,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39.7%。研发投入强度预计3.3%,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29.47件,全球科技集群排名跃升至第72位。厦门科学城集聚1800余家企业和机构,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超级孵化器”。

四、绿色发展:生态优先与低碳转型并行

万元GDP能耗、水耗均居全国前列,新能源产业集群产值增长19.4%,绿色信贷余额突破2000亿元,全国首推“农业碳汇+数币”模式,累计完成海洋碳汇交易14万吨、农业碳汇交易27万吨。象屿综合保税区实现零碳排放,光伏发电年发电量超899万千瓦时,进出口额增长13.6%,成为绿色园区标杆。

五、区域协同:岛内外一体化与对台融合

岛外四区GDP增速均高于全市,翔安区增长7.7%领跑,集美、海沧等新兴增长极加速崛起。厦金“半小时生活圈”持续深化,厦金航线客流量增长迅猛,两岸标准共通服务平台推出157项共通标准,台胞职业资格采认清单达80项,民生融合成效显著。

未来需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推动绿色金融与数字经济协同,以制度型开放提升国际竞争力,在高质量发展中持续领跑。

厦门正以“双循环”战略为指引,锚定“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目标,在产业升级、开放创新、绿色转型等领域持续突破,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厦门样本”。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翠曼与趣事

翠曼与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