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好奇,为何烂尾楼不能由其他开发商接手继续开发。实际上,烂尾楼问题的根源在于制度设计。在西方国家,普遍不允许预售楼花,即便有预定,定金通常仅几千元且可退还,远不同于国内需支付30%预付款的模式。开发商必须完成建设后才能销售。若资金不足,则需向银行贷款进行建设,完工后销售回款还贷。若项目未能完成,贷款便无法偿还,因此银行需严格审查开发商的资质,进行尽职调查,评估其能否确保项目完工。
那么,国内开发商为何不能向银行贷款呢?实际上,他们是可以的,但银行不愿承担风险,于是演变为购房者向银行借贷,购买期房。这样一来,即便楼盘烂尾,因贷款主体是购房者而非开发商,购房者仍需偿还贷款,银行无需对开发商进行尽职调查,风险自然转移给了购房者。可见,这一制度设计巧妙地将银行的风险与责任转嫁给了购房者。
全球普遍遵循责权对等原则,银行享有收取利息的权利,自然应承担风险评估的责任,否则便需承担相应的风险。然而,在此制度下,银行将风险巧妙地甩给了购房者,自身无需负责,自然也就无法指望银行尽职尽责。问题由此显现:为何会形成这样一种制度?为何全球银行普遍需承担风险,而此处却能轻易将风险转嫁给购房者?
因此,无论由谁接手烂尾楼,都难以解决根本问题。关键在于制度层面的责权不对等,这种不公平的市场制度自然难以带来公平的结果。

用户48xxx75
烂尾的原因就是开发商挪用了资金,本来这是违法的事情,但是无人追责,就让购房者承担了所有后果。
普外科医生
房地产,股市,这两个,是明明有桥,却要摸着石头过河。
随遇而安
烂尾楼表面上看是跟设计、资金不足有关但现实是里面水深得很,你一接手有可能变成无底洞和解决不了的麻烦。
九天 回复 11-02 00:27
正解
gjebr
就是套现
木其石马
远离就行,
随机
公平,公正!
幸福来敲门
中国卖车也是先交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