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四名侵华日军坐在板凳上,看着一个女子,该女子双手交叉环抱,面露笑容,并让路过的随军记者帮她拍下一张照片。 一张80多年前的黑白照片,定格了历史上最令人动容的瞬间之一。 照片中一个年轻女子站在那里,面对着坐成一排的侵华日军,她没有恐惧,没有哀求,反而露出了淡淡的微笑。 这个女子叫成本华,那年她刚满24岁,这张照片拍摄于1938年,也是她生命中的最后一刻。 成本华出生在安徽和县的一个武术世家,她的祖先成永通在明朝时就是有名的武将,家里世代习武,骨子里都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小时候的成本华就显得与众不同,别的女孩在家里学女红,她却跟着父亲练拳脚,13岁那年发生了一件事,让全村人都刮目相看。 那天傍晚四个劫匪闯进村里抢东西,成本华正好路过,二话不说就抄起一根棍子冲了上去。一个小姑娘,硬是把四个成年男子打得落荒而逃。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开始大规模侵华,战火很快烧到了安徽,和县也没能幸免。 成本华和丈夫刘志谊商量后,决定加入当地的抗日武装,他们夫妻俩都成了“抗日人民自卫军”的骨干成员。 那段时间他们经常半夜出去执行任务,有时候是偷袭敌人的据点,有时候是破坏铁路线,还要掩护大部队转移。 1938年5月,日军用重炮轰开了和县的东门。自卫军拼死抵抗,但武器装备相差悬殊,伤亡很大。 就在一次掩护大部队撤退的战斗中,刘志谊不幸中弹牺牲,成本华抱着丈夫的遗体痛哭了一夜,第二天又重新拿起了枪。 她对战友们说:“我丈夫的仇还没报,我不能退缩。”从那以后成本华在战斗中更加勇猛,简直像换了个人。 但是寡不敌众,成本华最终还是被日军包围了,她身手再好,也敌不过敌人的枪炮和人数优势。 日军抓住她后,想从她嘴里套出抗日队伍的情报,他们用尽了各种手段折磨她,但成本华始终咬紧牙关,什么也不说。 敌人见软硬不吃,最后决定处死她,就在临刑前,发生了令所有人震惊的一幕。 成本华竟然主动要求拍照,她慢慢整理了一下头发,理了理衣襟,然后面带微笑站在那里,任由日本随军记者按下快门。 这张照片后来流传到了全世界,成为中国人民抗战精神的象征,很多年后人们还是会被照片中那个坚定的微笑所震撼。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张照片也深深影响了那些日本兵,1990年,中国留学生方军在日本调查时发现,当年参与处决成本华的日军老兵们都被这个微笑困扰了一辈子。 其中一个叫山下弘一的老兵说,他经常在噩梦中看到成本华的笑容,那种不屈不挠的神情,让他们这些侵略者感到恐惧和羞愧。 成本华的微笑是什么意思?也许是对侵略者的蔑视,也许是对理想的坚持,也许是对死亡的无畏。 无论如何解读,这个微笑都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写照,它告诉世界中国人可以被打败,但永远不会被征服。 成本华牺牲后,她的故事在民间悄悄流传,人们用各种方式纪念这位年轻的女英雄,她的名字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记住。 今天我们看到这张照片时,仍然会被深深触动,那个时代的中国积贫积弱,但像成本华这样的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捍卫了民族的尊严。 她只活了24年,但这24年活得比很多人一辈子都精彩,从一个武术世家的女儿,到抗日战场上的女战士,再到从容面对死亡的英雄,每一步都走得铿锵有力。 信源:最美抗日女兵成本华:童子军被俘后拒吐露军事机密. 中国新闻网
1938年,四名侵华日军坐在板凳上,看着一个女子,该女子双手交叉环抱,面露笑容,
文史充点站
2025-09-01 13:42:52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