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融媒体记者张素萍)日前,福建省首个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泉州府文庙大成殿数字化保护工程正式启动。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举措,标志着福建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领域迈出重要一步,为世界文化遗产“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传承与利用注入全新活力。
泉州府文庙作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泉州世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体建筑大成殿始建于北宋,承载着极高的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此次数字化保护项目聚焦大成殿,以满足文物保护、管理、研究和利用等多维度需求为目标,将实现对建筑赋存环境、本体结构及附属文物的高精度数字信息采集与展示。项目核心任务涵盖数字化测绘、档案数字化以及多元数据成果的管理与应用三大板块,预计将于年底前完成全部工作。
为确保项目科学严谨实施,泉州市文物局此前专门组织专家咨询会,邀请张之平(教授级研究员)、兰立志(教授级高工)、李德山(文博研究馆员)等权威专家对实施方案进行咨询论证。专家们强调,实施过程中应全面记录文物信息,尤其注重构件细节、材料特性和历史修缮痕迹的留存,为未来的保护修缮提供坚实依据,力争形成示范效应。省市文物部门及参建单位代表共同参与了研讨。
泉州府文庙大成殿项目是泉州市启动的世界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的首个试点,旨在实现不可移动文物的“全息留档”。该工程将系统采集包括建筑布局、斗拱梁架、壁画彩绘、碑刻雕塑、建筑材料、修缮历史等在内的全方位数据,构建云端永久数字档案库,为文物保护、学术研究与文化传播确立永恒的数字坐标。
通过将前沿科技深度融入文物保护,泉州府文庙大成殿数字化项目让千年古迹在数字空间焕发新生,进一步夯实了泉州世界遗产可持续保护的根基。未来,泉州计划将这一数字化保护模式推广至全市所有世界遗产点,让珍贵的历史遗产在数字世界获得永生,在现实生活中永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