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曾经能与美国掰手腕的超级大国,为何会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苏联的灭亡,从建国那天起就埋下了伏笔 —— 当整个国家的财富被一个政党视作私产,当特权成为掠夺人民的工具,崩塌只是时间问题。 1917 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苏联诞生了。可新生的国家从一开始就走偏了道,全国的资源全由政党掌控,政府手握绝对支配权。 领导们靠着计划经济那套,随意分配工业和农业产出,关键岗位也都是自己人说了算。 有人曾私下议论:“这国家的东西,到底是大家的,还是少数人的?” 这话当时没人敢接,却道破了症结。 斯大林时期,特权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领导们住着用进口木材装修的豪宅,家里有仆人端茶送饭。 即便在饥荒肆虐的年代,农村的粮食被一车车拉进仓库,普通百姓饿得啃树皮,高层餐桌上却照样鱼酒齐全。 斯大林在阳台喝茶时,仆人递上一盘新鲜水果,他或许没想过,这些东西本可以让多少饥民活下去。 这种把国家财富当自家家底的做派,到了勃列日涅夫时代更是成了明规则。 干部们每月拿着比普通人高几十倍的补贴,特供店里满是西方奢侈品,警卫严查证件才能入内。 更让人寒心的是,他们的子女不用考试就能进顶尖学校,毕业后直接空降政府高位。有老百姓讽刺:“共产主义,先让干部们实现了。” 特权体系像吸血鬼一样吸干了国家的活力。计划经济把七成资源砸进重工业,老百姓买面包还得凭票。 80 年代,苏联电冰箱产量比美国还高 1.5 倍,可质量差到一半出厂就成了废品。领导们却忙着通过黑市,把国有资产变成私人腰包的进项。 经济上的低效和浪费越来越严重。从 1928 年到 1940 年,苏联经济年均增长 5.8%,1950 到 1960 年 5.7%,1960 到 1970 年 5.2%,之后就陷入停滞。 命令式的经济协调,完全无视市场信号,生产的东西没人要,需要的东西没人产。 农业更是惨,强制集体化把个体农民逼入绝境,1932-1933 年的饥荒饿死了无数人,斯大林还把百万户富农流放,农业生产彻底被打乱。 戈尔巴乔夫 1985 年上台,想靠改革救经济,可他没摸到病根。一会儿想搞混合经济,一会儿又放松控制,结果经济彻底乱套。 更要命的是,他搞的 “公开性” 让批评声浪泛滥,媒体失控,历史虚无主义横行,斯大林被骂成暴君,列宁被说成间谍,整个国家的精神支柱塌了。 雪上加霜的是那些压垮骆驼的最后几根稻草。1986 年切尔诺贝利核灾难爆发,辐射泄漏范围广。 可政府一开始拼命隐瞒,戈尔巴乔夫过了 18 天才开口讲话,还说西方在散布恶意谎言。 这一下彻底毁了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有人说:“连核灾难都敢瞒,还有什么是真的?” 打了十年的阿富汗战争(1979-1989)更是耗空了国力,百万士兵参战,1.5 万人丧命,军费占到 GDP 的 10%-20%,钱全砸给了军工,哪还有心思搞市场转型。 民族矛盾也在此时总爆发。俄罗斯官员在加盟共和国作威作福,乌克兰的粮食被运到莫斯科,波罗的海的船厂只为俄罗斯造军舰,中亚的棉花全得上缴。 有加盟共和国的人怒喊:“我们不是殖民地!”1989 年,波罗的海国家的人链抗议震撼世界,独立的呼声再也压不住了。 1989 年,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为了纳戈尔诺 - 卡拉巴赫打起来,苏联军队却坐视不管 —— 军官们正忙着保住自己的特权,谁在乎国家分裂。 那些曾经的党精英,发现从资本主义里能捞到更多好处,干脆摇身一变,成了各共和国的国家元首。 到了解体前,苏联外债高达 660 亿,黄金和外汇储备却所剩无几。 1986 年油价暴跌,靠资源吃饭的经济更是雪上加霜。戈尔巴乔夫想拆了命令经济,搞新经济政策,可积重难返,越改越乱。 1991 年,这个存在了 74 年的超级大国轰然倒塌。回头看,不是因为外敌太强,而是内部早已烂透。 当政党把国家财富当私产,当特权吞噬了民心,当制度僵化到无法自救,灭亡不过是特权逻辑的最终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