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特殊待遇"屡禁不止,教育公平容不得插队 教育部三令五申的禁令成了"稻草人"?2020年就明令禁止的留学生一对一陪读,2024年底刚严查完,转头就有高校顶风作案。这种明目张胆的"特殊通道",戳痛的何止是本土学生的心。 教育资源本就有限,把优质资源倾斜给少数人搞"特殊化",本质上是对公平二字的亵渎。本土学生寒窗苦读十几年,从没享受过专属辅导的优待;留学生想真正融入学习,靠陪读"喂饭"式照顾,又怎能真正成长? 所谓"国际化"不该是特权的遮羞布。教育的温度,在于对每一个学生的尊重,而非用双标制造隔阂。当规则成了可随意变通的摆设,损害的不只是学生的信任,更是教育的公信力。 严查违规只是第一步,更该建立"零容忍"的长效机制——在教育的天平上,任何特权都不该有插队的资格。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