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斯大林到底有多让人害怕?

在苏联历史上,斯大林的名字始终与铁腕统治和弥漫全国的恐惧紧密相连。1929年掌权后,面对内忧外患,他以“清除反革命”为名掀起大清洗,用铁拳将整个国家拖入高压统治的深渊。

1936至1938年,大清洗达到血腥顶峰。国家安全委员会(NKVD)成了令人闻风丧胆的工具,约70万人被公开枪决,数百万无辜者被投入西伯利亚的古拉格劳改营。NKVD的行动向来迅猛而残酷:深夜砸门的“敲门人”成了噩梦象征,被带走者连辩解机会都没有;审讯室里,酷刑逼供是常态,鞭打、剥夺睡眠、站刑等手段层出不穷,只为逼出子虚乌有的“罪证”。劳改营里更是人间地狱,零下几十度的严寒中,囚犯们食不果腹,在繁重劳役中不断倒下,尸体堆积如山。

那时的苏联社会像个巨大的牢笼,无形的恐惧勒得每个人喘不过气。没人敢随便说话,一句无心抱怨就可能换来“人间蒸发”。NKVD鼓励全民举报,邻居监视邻居,同事揭发同事,连家人间都充斥猜忌。父母不敢跟孩子聊政治,夫妻间谨小慎微,每个人都活在“下一个被抓”的阴影里。半夜敲门声成了家庭破碎的信号,无数孩子失去父母,妻子永失丈夫,剩下的人在无尽等待中精神崩溃。

恐惧不分高低贵贱,红军元帅图哈切夫斯基这样的国家功臣,1937年也因莫须有的“通敌罪”被秘密处决,导致红军高层元气大伤,为二战初期的惨败埋下隐患。晚年的斯大林更是疑神疑鬼,吃饭要专人试毒,连格鲁吉亚老乡都不敢重用,生怕被安插眼线。

1953年斯大林因脑溢血去世,消息传来时全国陷入复杂的沉默——这个统治近30年的铁腕领袖,既推动苏联成为工业和军事强国,又用恐惧烙印了一代人的记忆。1956年赫鲁晓夫开启“去斯大林化”,他的尸体被移出列宁墓,但其统治留下的恐惧阴影,却在苏联大地上久久未曾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