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你已经满18了,为何还让我支付学费?”北京一女子考上美国名校,向父亲索要一年7

“你已经满18了,为何还让我支付学费?”北京一女子考上美国名校,向父亲索要一年70多万的学费,父亲说自己没钱,而且女儿已经是成年人了,而且父亲早已离婚,女子一直跟着她母亲生活,可女子竟然怒了,将父亲告上法庭,法院这么判!   说起来,最近有个事儿挺让人唏嘘的,北京一个叫陈爽的姑娘,考上了美国的名校,却因为学费的事儿,把离婚的父亲姜先生告上了法庭。   这事儿闹得挺大,里头的弯弯绕绕,说起来还真挺复杂。   陈爽的父母早年离婚,当时姜先生是大学讲师,日子虽说平淡,但还算安稳。   离婚协议里写得明明白白,姜先生承诺会供女儿读完大学,那时候他觉得,这是当爹的责任,再难也得扛着,没多想以后会有啥变数。   谁料想,过了几年,姜先生再婚了,家里添了新成员,房贷、养小的、还有双方老人要照顾,手头一下子就紧了。   偏偏这时候,陈爽考上了美国的名校,一年学费就得70多万。   陈爽挺高兴,觉得爹肯定会认账,毕竟当初答应过。   可找姜先生一提,他就犯了难,说实在拿不出这么多,自己现在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再说闺女也满18了,是成年人了。   陈爽一听就急了,觉得爹说话不算数。   在她心里,父亲一直是靠山,小时候总说会为她扛事儿,现在最需要帮忙的时候却往后缩,和母亲一合计,觉得协议里写了就得算数,于是把姜先生告到了法院。   法庭上,两边说的都各有各的理。   陈爽这边觉得,离婚协议上“供读完大学”这几个字不是白写的,法律上得认。   自己虽说成年了,但还是学生,哪来挣钱的本事?70万是去好学校读书的机会,当爹的得为闺女的将来着想。   姜先生那边也不含糊,说女儿成年了,该自己扛点事儿,再说当初哪想到学费涨这么多?   现在自己再婚,家里一堆开销,房贷、养孩子、赡养老人,还有各种意外支出,早就入不敷出,实在没能力全额掏,总不能逼得他日子过不下去吧。   法官听着两边的话,也挺犯难,一边是白纸黑字的协议,一边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压力,最后权衡来权衡去,判姜先生支付第一年36万元的学费,还有以后每年8万元的生活费。   陈爽虽说不太满意,但也只能接受这个结果。   她不是没察觉父亲的难处,只是心里那点对父爱的期待,好像被这官司磨得淡了不少,以前总觉得父亲是人生里的那盏灯,可现在,这灯好像暗了些。   而对于姜先生,虽说法院判的数额比70万少了不少,经济上松快了点,但心里一点也不踏实。   官司打完了,父女俩的关系却降到了冰点,见了面也没话,就那么僵着,谁也没主动让步。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道坎儿,不光是钱的事儿,更是心里的结。   其实说起来,这事儿里,陈爽想抓住去名校的机会,没错,姜先生被现实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想少掏点,也能理解。   只是当初的承诺遇上了后来的变故,亲情就这么被夹在中间,磨得生疼。   说句实在话,姜先生当初承诺的时候,或许没料到日后的经济压力会这么大,陈爽盼着父亲兑现承诺,也是真心想抓住求学的机会。   可闹到法庭上,赢了官司又如何?亲情伤了,再想补回来,怕是难了。   这事儿也给大伙提了个醒,两口子离婚,涉及孩子的事儿,尤其是钱的方面,协议里最好写得细点,比如供大学具体到什么程度、最多承担多少费用,省得以后翻脸。   当爹妈的,答应孩子的事儿得掂量掂量自己的本事,别轻易许空头愿,孩子长大了,也得看看家里的实际情况,别觉得爹妈啥都该给。   说到底,亲情这东西,比钱金贵多了,为了学费闹到这份上,最后谁心里都不会舒坦。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评论列表

用户64xxx42
用户64xxx42 4
2025-07-09 20:54
出国去读书榨干父母的,不会有什么孝心。尽量避免这样的孩子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