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1982年,河北一老太太张翠萍临终前,再三叮嘱儿子朱海清:“你记住,等我死后,无论发现了什么,都不要吱声!” 听到母亲的遗愿,朱海清很是不理解,因为他们都是普通百姓,又会有什么秘密见不得人呢? 不过为了安抚病重的母亲,朱海清便答应了下来,这个时候朱海清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母亲其实是一个伟大的平民革命者。 没过多久,张翠萍离开了这个世界,朱海清伤心的处理完后事,便去整理母亲的遗物了,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接下来看到的东西,将直接颠覆了朱海清的认知。 在母亲的遗物中,有一个非常精巧的盒子,打开之后发现,里面放满了密密麻麻的“借条”,其中最多的就是八路军李运昌的借条。 经过清点,朱海清发现这些借条基本上都是自己的母亲,借给八路军战士粮食的借条,最多的一次有500斤,而总数加起来更是超过了七千斤。 不说这些粮食的价值,母亲能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将这么多的粮食借给八路军,就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举动了。 而且朱海清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母亲借给八路军粮食,虽然名义上是借,但其实就是无偿赠送。 因为自己的母亲在离世前百般交代,坚决不能让这个秘密公开,朱海清听从了母亲的遗愿,他并没有公开这些借条。 朱海清知道,如果自己公开了这些借条,到时候相关部门一定会找到自己,给自己一定的补偿,但母亲并不希望给政府带来麻烦,才会选择隐藏这个秘密。 然而到最后,这个秘密还是被大家知道了,因为当初借粮食的八路军李运昌找了过来,不过他已经见不到张翠萍了。 在得知朱海清是张翠萍的儿子后,李运昌也表明了自己的来意,就是要对其进行补偿,毕竟在1943年,八路军收到张翠萍几千斤的粮食,可以说是非常的宝贵。 但朱海清拒绝了李运昌的好意,因为这也是母亲的遗愿,就这样,朱海清拒绝了八路军的补偿,而这个秘密也不再是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