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爱国将领杨虎城的女儿杨拯陆在婚礼前夕神秘失踪。几天后,人们在冰雪中发现了她的遗体,她怀里似乎死死地护着一个东西....... 、 信息来源:大漠女儿 无悔青春——杨拯陆烈士2021-06-18乌鲁木齐党建网
杨拯陆出生于1937年,正值父亲杨虎城谋划著名的西安事变之年。
西安事变旨在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全面抗日,为中华民族解救奠定了坚实基础。可是,这场震惊中外的政治运动也为杨家带来了灾祸。
西安事变平定后,杨虎城遭到蒋介石清党,被逐出国民党并流放境外。杨家人仅仅得以在外祖母的庇护下隐姓埋名,才免于大难临头。
杨拯陆出生不久便背井离乡,随父母被迫远走他乡,和姐姐们一同寄养在外婆身边。
在动荡年代,一家老小处于暗无天日的环境,时刻生怕被发现身份。外婆含辛茹苦将几个孩子拉扯大,杨拯陆便是在这样的惊心动魄中度过了整个童年。
1953年,杨拯陆以优异的成绩从高中毕业。
在选择大学专业时,她别出心裁地报考了石油地质系。作为一名年轻女孩,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一个十分艰苦的专业,并不合适。而杨拯陆的决心是坚若磐石的。
"国家日后的发展离不开能源和资源,我们现在必须为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打下基础。"杨拯陆坚定地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一代人去做,又有谁会去做呢?这就是我们应该背负的使命!"
大家无法理解这个年轻女孩为何如此执著,却也被她的豪情所折服。
杨拯陆就这样一头扎进了枯燥的理论知识中。她丝毫没有放松对自我的要求,反而在同龄人玩乐的时候,更加专注于学习和钻研。杨拯陆视地质学如同珍宝,对每一个细节都了如指掌。
一年后,杨拯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对于杨拯陆而言,这是对自己理想的最大肯定,也是对今后奋斗的最大鼓舞。她发誓,一定会用自己的所作所为书写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大学毕业后,杨拯陆本可以凭借优异的成绩被分配到大城市的好单位,过上相对安逸的生活。
可谁都能没想到,她却主动要求到艰苦的边疆地区工作。1957年7月,杨拯陆和一群怀揣着同样理想的年轻人,坐上了开往新疆的卡车。
一开始,上级想要让杨拯陆留在基地办公室工作。没想到,杨拯陆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我申请勘测考察就是为了学习,这是作为一名党员应该做的。"她直视领导的眼睛说,"请您一定要同意我的要求。"
看着杨拯陆坚毅的神情,领导无奈地点了点头。
于是,杨拯陆就这样加入了勘测队伍,走上了一条艰辛但是她早已期盼已久的道路。在那片人迹罕至的戈壁滩上,狂风常年呼啸,夜晚还时常传来狼嚎般的凄厉声响。
即便处境如此恶劣,杨拯陆从未喊过一声苦。相反,每当队友们惊恐万状时,她总是第一个振作精神,用欢快的歌声为大家鼓劲。
就在这种环境下,杨拯陆认识了一位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两人很快坠入了爱河。
不久后,他们便定下了婚期,准备在1958年结束新疆的工作后步入教堂。然而一个突如其来的任务打破了这一切的美好憧憬。
1958年初,杨拯陆所在的勘测小队接到了新的任务,要前往海拔极高、环境极其恶劣的三塘湖地区进行地质勘测。
一开始,一切进展都十分顺利。队员们按部就班,逐一完成了地质勘探和绘制图纸的工作。可就在任务接近尾声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彻底打乱了一切。
漫天风雪肆虐不止,直到傍晚也未见丝毫转圜。大伙儿无助地坐在营帐里,唯有不时在帐外燃起熊熊烽火,期望能为失踪的队友指引方向。
可夜色越来越浓,杨拯陆还是杳无音讯。担忧和恐惧开始在每个人心头蔓延,仿佛随时都有可能被狂风卷走、被冰雪永世禁锢。
次日天刚蒙蒙亮,勘测队的队员们就开始了新一轮的搜索。他们分散开来,沿着昨天的路线仔细查找,生怕错过哪怕一丝一缕的线索。
直到傍晚时分,一个人发现了一抹可怖的景象:在皑皑白雪之中,一具冰冷的身躯静静地伏卧着,双手紧紧护住怀中的某样东西,仿佛世上再没有比这件事更重要的了。
大伙儿赶到现场,发现那具遗体正是杨拯陆。
仅仅22岁的她,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人世,只留下了一具已被冰雪覆盖的身躯。当队员们小心翼翼地打开她的双手时,发现杨拯陆护在怀中的,竟然是这次勘测所需的重要图纸!
杨拯陆短暂的一生,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最可歌可泣的品质。这一幕令在场者无不潸然泪下。杨拯陆临终前的神情依旧坚毅,仿佛就是为了将这些宝贵的资料送到大家手中,才舍弃了生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