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终于搞明白了,《南京照相馆》最后老金和林毓秀走出去时,日军为什么没拦住林毓秀。 这个电影整个过程都挺好的,就是最后,老金和林毓秀带着老二出去,狼狗闻到了篮子里的孩子,开始大叫了起来。当时,日本人已经发现问题了,老金让林毓秀带着孩子出去,他自己去拖着日本人。 但日本人明知道有问题,为什么不拦着林毓秀呢?注意看,那个时候,老金是拿着照相机折返回去的,还说要给日本人拍照。有网友说昨天问了导演这个问题,导演说,在那个年代的史料记载,当时日军对照相机是有一些忌惮的。他们不会随意在镜头下开枪什么的,所以老金拿着照相机走回去一个是有威慑力,一个是拖延时间。 之后,林毓秀出了大门,门外接应的人很多都是外国人,到那个时候日军更不能开枪了,他们也要脸,也要国际声誉,不能当众滥杀。而且,导演说,这段也有艺术化的处理,让老二出去,也代表了新生的希望。
1941年,新四军击毙了100多名日军,不久,日军派人来索要尸体,罗炳辉笑道:“
【1评论】【3点赞】
一剑飚血范德彪
情节不合理的地方多了,还纠结这一处干嘛
一剑飚血范德彪 回复 旺仔小馒头 08-06 16:46
他又不是我儿子,我没必要教他拍电影写剧本啊,能割韭菜何必跟我苦钱啊。我坚持发评论回评论是为了防止老年痴呆,但是发现反倒是年纪轻轻的容易脑残。
旺仔小馒头 回复 08-06 16:24
你看,又急眼了不是,我本来就说你厉害能看出了那么多不足之处,你怎么还反过来说我了呢!还有,既然看出了不足那么你就应该反馈意见而不是在网上乱喷。。
Lawyss
人最后都杀了,还怕什么镜头,能把林放走,这处情节确实太牵强
Lawyss 回复 08-19 14:36
真是越扯越远,电影里他们一开始是靠通行证过关,因为包里的孩子发了动静重新引起了军犬和日军的注意,想把他们拦下来,老金自己留下拖延并拿出相机,如果日军真把他当记者就不会杀了他,杀了他又选择不去追林,眼睁睁看她慢慢进入安全区,真把日军当傻子?现实里就算第一时间让林进了安全区,后面也会找个理由进安全区进行搜捕,所以这个剧情就是设计的不合理,导演和编剧就想让林和孩子活下来又想不到更好的方法,就只能拍成这样的情节了
用户15xxx65 回复 08-23 15:13
其实怕外国人的镜头到还合理,底子上,怕打死打伤欧美人。早期日本还是怕太早和欧美开战的!
摘下满天星1990
也算是吧,当时我也是疑惑
敖吒
8月15日当天带读小学的女儿去看了,看完她说拍的远不如《屠城血证》。很多东西都没交代清楚,强行煽情,主角团在照相馆里太轻松。《屠城血证》比《南京照相馆》短十几分钟,但是表达的东西更多。地狱般的南京、鬼子的假亲善、还有令人窒息的紧张感,让人看了想手撕鬼子。
随便看看
支持东极岛世界上映,不错的电影,汉奸太多了,票房低不代表质量差。
AMX 13 90
照相机是奢侈品,没关系不说买,根本不会用。
好俊的馒头
我觉得擦老金拉到一边角落,在看不见的地方枪毙更好,更能体现曰本人的嘴脸
用户10xxx20
无法自圆其说
星光
还是很牵强,不过导演应该这样处理
好俊的馒头
我觉得把老金拉到一边角落,在看不见的地方枪毙更好,更能体现曰本人的嘴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