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毛主席警卫班的战士在一条山沟里打死了一只老狼,剥了一张毛茸茸的狼皮。 在那

原上花绽放 2025-08-15 19:41:14

一天,毛主席警卫班的战士在一条山沟里打死了一只老狼,剥了一张毛茸茸的狼皮。 在那个物资匮乏、环境恶劣的延安,一个警卫班的战士,在山沟里真就凭着手里的枪,干掉了一只对当地百姓和部队有威胁的老狼。这在当时,绝对是件值得吹嘘的事。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有这枪法,有这胆识,为民除害,还缴获了一张厚实暖和的狼皮,准备给主席做个褥子或者暖脚垫,这搁谁身上都得挺起腰杆。 主席的卫士长李银桥的回忆。当时,战士们兴高采烈地把这张完整的、毛色油亮的狼皮带回了窑洞,献宝似的呈给毛主席。他们等着主席的夸奖,或许还能多加一顿餐。 但毛主席的反应,让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 他没有笑,甚至连一丝赞许的表情都没有。他只是默默地看着那张狼皮,眼神里流露出的不是喜悦,而是一种复杂的、近乎悲悯的情感。他伸手摸了摸那冰冷的皮毛,叹了口气,对那个还沉浸在兴奋中的小战士说:“你们打死了狼,狼就要断子绝孙了。” 这话一出,窑洞里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战士们想不通,狼不是害兽吗?吃了多少老乡的羊,甚至还可能伤人。打死它,不是好事吗? 主席接着说:“狼有狼的用处,山里头不能只有兔子,也不能只有狼。它吃兔子,兔子才不会泛滥成灾,啃光了树皮草根。你们把狼打绝了,这山里的规矩就乱了。” 在所有人还停留在“人与兽”的二元对立、非黑即白的思维里时,毛主席已经看到了一个完整的生态链。他关心的,不只是一个战士的英勇,一只狼的生死,而是一整座山的平衡,是自然万物相生相克的“道”。 这在当时,绝对是超越时代的认知。那时候,我们的口号还是“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征服自然是主流思想。一个年轻战士的行为,完全符合那个时代的逻辑。而毛主席的反应,则完全超越了那个时代的局限。 一晃七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坐在这里,吹着空调,刷着手机,再看这个故事,感触就更深了。 就在去年,2024年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中科院发布了最新的《全国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报告》。报告里有个数据特别有意思:得益于近二十年来持续的生态修复工程和国家公园体系的建立,中国境内的野生狼群数量,已经从本世纪初的不足2000只,恢复到了一个预估超过5500只的健康水平。 尤其是在祁连山、三江源、新疆阿尔泰山和内蒙古呼伦贝尔这些地方,红外相机捕捉到的狼群活动影像,已经从“珍稀新闻”变成了“常态简报”。 当年,警卫班的战士因为打死一只狼而困惑;今天,生态保护区的巡护员因为狼群的回归而欣慰。从“除害”到“保护”,一词之差,背后是我们整个国家发展理念的巨大飞跃。 我们不再把自然看作是征服和索取的对象,而是开始学习如何与它共存。这不就是毛主席当年在那间小窑洞里,对着一张狼皮所表达出的朴素思想的延续和放大吗? 主席当年说,狼没了,兔子就要成灾。这可不是随口一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确实经历过因为过度捕杀狼、狐、鹰等顶级捕食者,导致野兔、田鼠泛滥,给农业和林业造成巨大损失的教训。那时候我们付出的代价,远比几只羊要惨痛得多。 而现在我们反过来看。根据2025年第一季度农业农村部的监测数据,在几个狼群活动恢复的核心区域,例如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由于狼群对黄羊、沙鼠等食草动物的有效控制,草原的植被覆盖率和健康度,相比十年前同期,平均提升了近15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草场退化得到了遏制,牛羊有了更优质的牧草,牧民的收入得到了保障。狼的回归,不仅没有成为“害兽”,反而成了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帮助人类守护“绿水青山”的“免费劳动力”。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过去我们只算经济账,现在我们开始算生态账。我们终于明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而守护这些的,不仅仅是人类自己,也包括那些曾经被我们视为“敌人”的野生动物。 毛主席当年对战士的批评,实际上也是在提醒我们,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更应该具备这种超越本能的智慧和远见。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长远的后果。

0 阅读:93

猜你喜欢

原上花绽放

原上花绽放

原上花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