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认知中,糖尿病是“老年病”,很多年轻人觉得,就算自己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不良

冰枫评健康 2024-03-15 08:17:11

在过去的认知中,糖尿病是“老年病”,很多年轻人觉得,就算自己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不良,但年轻人嘛,总是不容易得糖尿病的。然而,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最新报告和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发布的2023版《糖尿病诊疗标准》(后文简称《指南》)等糖尿病领域权威研究数据和指南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事实:糖尿病离年轻人越来越近。根据IDF发布的最新版《全球糖尿病地图》(后文简称《地图》)显示,中国糖尿病知晓率不足50%,换句话说,每2个成年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个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其中包括很多“患病而不自知”的年轻糖尿病人。目前我国的糖尿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都处于低水平,糖尿病知识的普及和宣教刻不容缓。各年龄段的男性和女性糖尿病患者分布图图片来源:《地图》不可忽视的糖尿病及其危害目前,我国成年人糖尿病发病率已经超过10%,这意味着每十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也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它由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或胰岛素利用障碍引起。高血糖是糖尿病的标志,长期高血糖的状态,会导致各种组织和器官,特别是眼、肾、心血管、神经的损害、功能障碍或衰竭。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包括卒中、酮症酸中毒、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可造成失明、肾竭、截肢等严重后果。糖尿病主要分为4种类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1型糖尿病较为少见,常在幼年和青少年阶段发病,占我国糖尿病患者的1%以下,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或显著减少。2型糖尿病最为常见,占我国糖尿病患者的95%以上,病因包括胰岛素抵抗或(和)胰岛素进行性分泌不足。妊娠糖尿病特发于妊娠期女性,病因主要为妊娠后胰岛素抵抗增加和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患者较为少见,致病因素包括疾病、药物、化学品和感染等。糖尿病低龄化的原因是什么?近些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逐渐年轻化,一些年轻人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患上糖尿病。为什么糖尿病开始找上年轻人?糖尿病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息息相关,其中,遗传因素不可控,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环境因素是年轻人被糖尿病“缠上”的主要原因。01饮食习惯肥胖人群患糖尿病的概率远超常人,暴饮暴食、饮食时间不规律、只喝饮料不喝水、喜好高热量饮食、饮食不均衡(只爱吃肉、爱吃甜食、热爱油炸食品等)等不良饮食习惯,在增加肥胖等疾病的风险时,也在增加糖尿病的风险。02生活习惯作息不规律长期熬夜、日夜颠倒、睡眠不足、生物钟紊乱,这几个词是你的日常吗?如果是,要小心!激素分泌的节律受作息的影响,不规律的作息可能降低人体免疫力、导致内分泌紊乱、增加出现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等问题的风险。不运动、少运动现在的工作和学习压力大,“打工人”和学生接触户外的时间普遍偏少,没有时间运动、没有条件运动和不爱运动等原因造成很多人的运动量“不达标”。运动量不足和饮食习惯不良都是肥胖的“罪魁祸首”,也都是增加糖尿病风险的“元凶”之一。03生活环境多项研究显示,不良生活环境(化学污染、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等)会直接影响身体和精神健康,进而促进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当曾经的“老年病”开始威胁年轻人的健康,我们能做些什么预防和降低糖尿病带来的伤害?年轻人同样需要积极筛查糖尿病患者的残疾和死亡风险明显高于正常人,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预防和降低糖尿病的伤害,从糖尿病的筛查开始。作为糖尿病研究和治疗领域的风向标,ADA自1989年以来每年都会更新《指南》。2021年,更新的《指南》建议所有人从35岁开始进行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筛查,这一建议比前一年《指南》推荐的筛查年龄早10年,从侧面反映了糖尿病的低龄化和形势严峻。目前糖尿病筛查主要通过血液检查和症状判断完成:正常人的血糖空腹:3.9~6.1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 <7.8 mmol/L。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低。前者指空腹血糖6.1~7.0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 mmol/L,后者指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11.1mmol/L。糖尿病的诊断一般情况下,糖尿病典型的症状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加上符合随机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中的任意一条,即可诊断为糖尿病。对于年轻人来说,一年一次糖尿病筛查有助于糖尿病的早期发现和控制,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带来的危害,但是能真正帮助我们远离糖尿病的,是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糖尿病,从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始1.健康饮食:增加蔬菜的摄入量,避免过多摄入热量,限盐、限糖、限油、限酒。2.适量运动:坚持每天20分钟以上活动量,可以用骑行、步行、爬楼代替交通工具出行和电梯。3.规律作息:从减少熬夜到不熬夜,规律睡眠时间,保证充足睡眠。4.心态健康: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及时疏导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5.自我健康管理:按时进行糖尿病筛查,远离可以控制的糖尿病危险因素(肥胖、高血压、高血脂、久坐、饮酒、吸烟等)患上糖尿病该怎么办?如果不幸确诊了糖尿病,不用太过紧张,糖尿病虽然无法治愈,但目前的医疗技术能帮助我们控制血糖。做好这些,我们可以延缓和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干预,采取措施降糖和控制体重,纠正不良生活习惯。进行自我管理和血糖监测,定期复查,确保病情控制得当。早发现、早干预能最大程度帮助糖尿病人降低并发症和死亡风险,控制得当,糖尿病患者也可以和正常人一样享受生活。还没完成筛查KPI的小伙伴,快行动起来吧,远离糖尿病,从现在开始。

0 阅读:0
冰枫评健康

冰枫评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