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十九预计五一返回,神二十乘组人选确定,空间站航天员饼干揭秘
最近,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神舟十九号乘组预计在五一前后返回地球,而神舟二十号、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也已经确定。
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带领三名航天员开启了长达6个月的太空之旅。
三名航天员分别是指令长蔡旭哲,首次执行飞行任务的“90后”航天员宋令东和王浩泽,其中王浩泽还是我国首位女性航天飞行工程师 。
在这半年的时间里,他们在空间站完成了一系列艰巨而又意义重大的任务。
先说出舱活动,它可是神舟十九号任务的重头戏。
2024年12月17日,神十九乘组完成了长达9个小时的出舱活动,刷新了我国航天员出舱活动时长纪录。
这次出舱活动是航天员蔡旭哲时隔两年的再度漫步太空,也让宋令东成为我国首名进行出舱活动的“90后”航天员。
2025年1月21日和3月21日,他们又分别完成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出舱活动。
在这些出舱活动中,航天员们需要穿着厚重的舱外服,在微重力环境下进行复杂的操作,如安装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巡检舱外设备设施等。
这些任务不仅考验着航天员的身体素质和操作技能,更考验着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这几次出舱活动,神舟十九号乘组为空间站的安全运行和后续任务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让我国在太空探索领域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除了出舱活动,神舟十九号乘组在空间站内还开展了大量的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涵盖了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航天医学、航天新技术等多个领域,共计86项。
在生命科学实验方面,我国首次把果蝇带上太空,研究在亚磁环境下果蝇的生长发育以及行为。
因为果蝇的许多基因与人类基因具有相似性,这一研究有助于获得对人类遗传疾病的认识,为研究人类自身在太空的适应性奠定基础。
在航天医学实验领域,神十九乘组完成了血液采集、离心处理等操作,地面科研人员利用下行的血液样本开展骨代谢交互调控、空间节律与睡眠等多项实验研究。
航天员还通过眼动仪等设备获取眼动数据,研究空间微重力环境中人类对光线的认知规律及其神经基础。
在技术创新方面,神十九乘组成功验证了管道检测机器人在通风管道内的图像检测能力,推动了空间站自动化维护技术的发展。
如今,神舟十九号乘组的太空任务即将圆满结束,他们也即将回到地球的怀抱。
这次任务的成功,不仅展示了我国航天员的卓越能力和我国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中国空间站的长期运营和后续任务积累了宝贵经验。
随着神舟十九号乘组的归来,大家的目光自然也转向了神舟二十号和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
据悉,神舟二十号和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人选已确定,几名航天员目前正在接受相关训练。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