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日内瓦会晤后开启90天后续磋商,美经济回温后特朗普在芬太尼、半导体等问题上对华挑事,还嚷着访华但因美方无诚意被搁置。

近期,中美在日内瓦会晤后开启了90天的后续磋商,这本是双方为稳定关系、寻求合作机遇的重要契机。然而,就在磋商刚刚起步之时,特朗普的一系列举动却让局势再度紧张起来。
近期,美国消费市场、股市以及出口贸易都出现了回温的迹象。按常理来说,经济形势的好转应该为中美关系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但特朗普却似乎被这暂时的经济回暖冲昏了头脑,开始在多个领域对中国发难。
在芬太尼问题上,特朗普对中国指手画脚,甚至以威胁增加关税为手段,试图将芬太尼问题政治化,向中国施压。
芬太尼问题本质上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各国通过合作共同应对。特朗普却将此作为攻击中国的工具,这种做法不仅不负责任,也暴露了其为了政治私利而不择手段的本质。
更过分的是,特朗普还开辟了半导体这一新的“战线”。半导体产业是现代科技的核心领域之一,美国试图通过限制对中国的半导体出口,来遏制中国科技产业的发展。

这种“卡脖子”的做法,看似强硬实则是一种短视的行为。美国在半导体领域固然有一定的优势,但中国在半导体产业的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方面也在不断加大力度。
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和丰富的人才资源,完全有能力在半导体领域实现突破。特朗普想用半导体来卡住中国的发展,无疑是打错了算盘。
特朗普还嚷嚷着要访华,试图通过高层会晤来缓和中美关系。然而,中方并没有轻易答应。原因很简单,美方缺乏诚意。

在过去的交往中,美国常常是说一套做一套,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反复无常。中方不会轻易被这种虚假的姿态所迷惑,只有美方拿出实际行动,展现出解决问题的诚意,中方才会考虑进一步的高层交流。
面对美国的挑衅,中方果断反击。在半导体领域,中国加大了自主研发的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国内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同时,中国也在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共同推动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中美之间的博弈,双方各有王牌。美国在半导体等领域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但中国在市场规模、产业链完整性和政策支持等方面也有着自己的优势。